诗词大全

《四十》

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动心。
尔年已及德未就,可不汲汲痛自箴。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作品评述

《四十》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孔子和孟子在四十岁时的心境和态度,表达了对自身年龄的反思和希望取得德行成就的激励。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孔子四十岁时并不迷惑,
孟子四十岁时心境平和。
我年岁已经到了四十,道德修养还未完善,
难道我不应该急切地自省反省吗?

诗词的诗意:
《四十》通过引用孔子和孟子的年龄为四十岁的例子,表达了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对德行修养的渴望。孔子和孟子在同样的年纪时,已经达到了不迷惑和心境平和的境地,而作者在同样的年龄却感到自己的德行修养还未完成。这种反差引发了作者内心的焦虑和自责,促使他自省并努力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年龄和心态进行对比,展示了作者对自身生活和修养的思考。以孔子和孟子为楷模,作者认识到年龄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达到成熟和心境平和的唯一标准。作者通过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仍有欠缺,并表达了对此的痛心和自责之情。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呼唤着读者对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的重视,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总的来说,陈淳的《四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龄和德行修养的反思和期望。这首诗词引发了读者对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思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启示意义。

  • 《摄事十三首》

    穆穆太宗,于天合德。昧旦丕显,乾乾翼翼。敷佑下民,时帝之力。用怀圣神,孝思罔极。

  • 《枕上》

    钟鼎初何有,山林亦足雄。行思绝大幕,归但醉新丰。雁过荒寒外,灯残寂寞中。苍颜无镜对,那觉是衰翁。

  • 《牧牛图》

    海宇升平卖剑时,漫劳筋力事东菑。林阴沙际多春草,不羡文身太庙牺。

  • 《舟次吴门》

    怀古心犹壮,临流影自孤。湖烟迷檇李,城木出姑苏。草暗春惊鹿,菰香秋试鲈。青楼旧时月,无复听吴歈。

  • 《部落曲》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 《赠喻凫》

    所得非众语,众人那得知。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月阁欹眠夜,霜轩正坐时。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