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
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
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司徒陈公的形象和境遇。司徒陈公是宋代朝廷中的重要官员,他每天都在中书省办公,受到朝廷的尊崇。然而,他的忠诚和才能并不受到王官们的欣赏,而只有天子认为他是忠臣。尽管他地位高贵,但他在人世间的富贵却很少,而荣誉和恩泽也随着他的去世而减少。如果没有笳鼓的哀鸣,他的孤寂将如何面对秋风的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司徒陈公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公指的是司徒职位上的陈公,他在中书省一席之地备受朝廷重视,但他的忠诚和才华却被王官们忽视。只有天子认识到他的忠诚,因此奉为忠臣。这反映了宋代官场的弊端和非议之声。在朝廷之外,公的富贵和恩荣都不多见,甚至在他去世后也逐渐减少,这揭示了人世间富贵与荣誉的虚幻和短暂。诗末以“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风”表达了陈公孤独与无奈的心情。笳鼓的哀鸣象征着人世间的辞别和悲伤,而秋风的凄凉则加深了诗中的寂寞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对现实的触动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悲怀时光的意境。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读书无与如,日夕友猿狙。喜悦深交至,参同未画初。语边惊鬼魅,句里得真儒。兹事忘来久,因君又起予。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钱塘江上龙光死,钱王宫阙今如此。白发宫娃作远游,漠漠平沙千万里。西北高楼白云齐,欲落未落日已低。古人不见今人去,江水东流乌夜啼。
药产西南坤地,金丹只此根宗。学人著意细推穷。妙绝无过真种。了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执文泥象岂能通。恰似哑人谈梦。
暑天难可度,岂复更持觞。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病夫心益躁,静者室应凉。几欲相寻去,红尘满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