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卜筑东畿谢事还,冥鸿高蹈孰能攀。
朝廷宠遇三公礼,园馆优游十载閒。
此日精诚骑列宿,他时歌咏叹颓山。
虑终不及传家事,独有忠言贡九关。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卜筑东畿谢事还,
冥鸿高蹈孰能攀。
朝廷宠遇三公礼,
园馆优游十载闲。
此日精诚骑列宿,
他时歌咏叹颓山。
虑终不及传家事,
独有忠言贡九关。

诗意:

这是苏颂为司徒侍中杜正所写的挽辞五首。诗人以颂词表达对杜正的敬意和告别之情。首先,诗人感慨自己与杜正在东畿修筑时共事的经历,表示自己与杜正高飞的志向不同,无法与他相提并论。然后,诗人赞颂杜正受到朝廷重用,受到三公之礼遇,享受园馆的悠闲生活,乐此不疲长达十年之久。接下来,诗人表达自己对杜正的敬佩,将他比作精诚的骑士,预示着有一天他的事迹将会被歌咏和赞叹。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力和成就的疑虑,认为自己的忠言只能为传承家族的事业做出贡献,而不能达到杜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赏析:

这首诗以表达对杜正的深深敬意和对自己羡慕的情感为主题,通过对杜正和自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杜正的崇拜之情。诗人用艺术手法展示了杜正在政治上的成就和享受的优越生活,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功绩相对较少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表达了诗人对杜正的赞美和对自己的疑惑,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和内省的思考。

  • 《正月庚申朔》

    春来节物一番新,今岁仍逢腊里春。莫讶连宵清不寐,只缘守岁守庚申。

  • 《长芦江口》

    风驾晚潮急,浪头相趁过。水归瓜步小,船下秣陵多。鸥舞不停翅,燕飞轻帖波。今来学楚客,薄暮爱渔歌。

  •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幽人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净,心境两奇绝。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绁。

  •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示应随日涉,犹欠乐天题。旧览开青眼,新编写赫蹏。便须联和轴,寄我小山西。

  • 《赠陈执中》

    虎目猿身形最贵,祇因攀附即升高。知君今向端溪去,助子清风泛怒涛。

  •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只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