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呼浩渺翠霏间,只苦诗才老坐悭。
安得观音母陁手,为人千纸写湖山。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歌呼浩渺翠霏间,
只苦诗才老坐悭。
安得观音母陁手,
为人千纸写湖山。
诗意和赏析:
《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以对西湖的游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身才华的痛苦感叹。
诗的开篇,诗人以歌唱的形式呼喊,描绘了西湖的壮丽景色。"浩渺翠霏间"形容了湖水的广阔和湖面上飘荡的翠绿色雾气,给人以浩渺的感觉。这样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西湖之中,感受到它的宏伟和壮丽。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才的无奈和苦恼。"只苦诗才老坐悭"表明了他的才华有限,无法通过诗歌来完整地表达对西湖之美的赞美之情。这种情感上的矛盾使得诗人陷入了痛苦和焦虑之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和渴望。他希望能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和指引,获得灵感与灵感,在纸上尽情地描绘湖山的美景。"安得观音母陁手,为人千纸写湖山"这句诗中的观音母陁手,象征着灵感的降临和启迪。通过这样的愿望,诗人期待能够借助观音菩萨的力量,用千纸万笔来描绘西湖的山水之美,并将其传达给世人。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身才华的不满和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与交流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南风盛事昔无闻,乃祖词场笔有神。一榜豪英收几士,同年伯仲看三人。今君科第欲惊世,他日文章当致身。意惬归来能访我,亦令宗派倚生春。
有位方忧失,无家岂念归。贤愚竟谁得?今昨两皆非。世事无长算,人情忽骇机。细思如意处,惟有钓鱼矶。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阻陪称寿席,想见醉芳樽。嘉庆宜图画,簪绅遍子孙。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从龙浴日仰光辉,万里鲸涛扈六飞。晋国曾闻四蛇宇,周家亲睹一戎衣。东巡王气随天仗,西狩麟经在紫微。江海孤臣孝忠志,大恩未报重嘘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