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物须绝代,异人须不世。
造化生得成,谅亦非容易。
旷世耳可闻,同时目能视。
陈子同时人,奈何闻诸耳。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思郑州陈知默因感其化去不得一识面》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思念郑州的陈知默,因为感慨他的出众才华而未能见到他一面。
美好的事物必须绝世无双,非凡的人才必须超越时代。
造化创造了他的才华,可想而知也并非易得。
他的名声远播,他的容貌同时也能被目睹。
与陈子同时代,可惜只能听闻他的耳边。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知默的思念之情。陈知默被描绘为一个拥有非凡才华的人物,他的才华和美貌都远近闻名。然而,诗人却无法与他面对面地相见,只能通过他人的描述和传闻来了解他。诗中还包含了对才华和美好事物的赞叹,认为它们都是造化的产物,但却并非容易获得。
赏析:
这首诗以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陈知默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惋惜之情。诗人对陈知默的才华和美貌给予了高度赞美,将其视为绝世之人,超越时代的存在。诗中的"美物须绝代,异人须不世"表达了对卓越之人和事物的珍视和赞赏。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这样的才华和美好并非易得,需要造化和机缘的相助。
诗中的"旷世耳可闻,同时目能视"表达了陈知默的名声和容貌都被广泛传颂,他的才华被人们所赞叹,同时也能通过视觉所感知。然而,诗人却无缘与陈知默相见,只能听闻他的耳边,这种无法亲眼见到的遗憾和遗憾之情在诗中表达得深刻而真挚。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陈知默的思念之情和对才华美好的赞美。通过对陈知默的描述和自身感受的表达,诗人将读者带入一种既敬佩又遗憾的情感氛围中,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和才华之珍贵价值的思考。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仙姝天上自无双。玉面翠蛾长。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人间无药驻流光。风雨又催凉。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绿蓑青箬,秋晚钓潇湘。
朱老能诗更谨虔,叶公好学亦穷年。饥寒共何凌霜操,未羡重裘食万钱。
糁地纷纷着树稀,岁华摇落惨将归。世间尤物难调护,寒怕开迟暖怕飞。
谢脁怀西府,单车触火云。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吾爱卓子康,作邑非寻常。口不及人恶,抚字若弗遑。礼律乃并用,化嚚以为良。解马以与人,不较人自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