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

佳乘两口草标头,共见同看水牯牛。
昨夜牧人无被盖,今朝犹笑道无求。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
佳乘两口草标头,共见同看水牯牛。
昨夜牧人无被盖,今朝犹笑道无求。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四字句式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窗前的场景,窗户上印有实相,象征着真实和现实。通过观察窗外的景象,作者抒发了对尘世纷扰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炼的表达,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其中。首句“四字书窗以印实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窗户上的印相所代表的真实和现实。这种真实的存在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接着,诗中描绘了一个草地上的景象,两只牛静静地低头吃草。这里的景象可以看作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牛的形象象征着朴素和平静。作者与牧人共同目睹了这一景象,彼此心照不宣。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通过对牧人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牧人昨夜无被盖,意味着他拥有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物欲的束缚。而今天,他仍然笑着,表示对追求物质财富的无求。这种态度让作者感到欣慰,也让他对人生的追求产生了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窗外景象和牧人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朴素、自由和超脱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引发了读者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思索。

  •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东人之子,其来秩秩。是追是琢,是进是服。

  •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纸山间出笔阵横,李侯画若禅眼透。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归心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 《题陈贵白畲斋》

    海山人农农较苦,累级开畲烧宿莽。畲成得粟不偿劳,岁晚空瓶误饥鼠。不如陈郎腹果然,日日闭门耕纸田。余粮尚许饷远客,植来时和南风篇。

  • 《市中狂吟》

    一间茅屋,尚自修治。任狂风吹,连檐破碎。枓栱斜欹,看著倒也。墙壁作散土一堆,主人翁永不来归。

  • 《题周进士古木清猿图》

    昔从锦城来,却过愁猿道。千崖万嶂不可闻,此中哀怨令人老。况是西江秋水来,冲波逆折鸣风雷。攀萝涉水苦难度,腾枝抱子俱萦回。空林阴阴不知处,前惊后呼若相语。正当绝险陵天梯,揽辔听来泪如雨。君不见蚕丛开国通秦关,六龙西幸仍跻攀。猿声鸟道有如此,一为长歌《行路难》

  • 《将行陪贰车观灯》

    行歌红粉满城欢,犹作常时五马看。忽忆使君身是客,一时挥泪逐金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