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
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
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
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
鲍当(?~一○三八),临安(今属浙江)人。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爲河南法掾(《诗话总龟》前集卷五)。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知衢州(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一二)。景祐四年(一○三七)知湖州(明万历《湖州府志》卷九),五年卒(《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有《清风集》,已佚,时号鲍清风(《泊宅编》卷上)。今录诗十首。
《送白上人归天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鲍当。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梵译千篇广,
归心一念生。
浮杯识海岸,
持钵去王城。
雨彴春莓滑,
香盆漏叶轻。
遥知守庵虎,
先辨锡环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白上人回天台的场景。白上人是一位修行者,他在天台修行,又经过了广阔的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和学习。诗人鲍当表达了对白上人修行的赞叹之情,认为他的归心只有一个念头,即精进修行佛法。
诗词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描绘了白上人的修行之旅。首句"梵译千篇广"意味着白上人对印度佛教经典的广泛研究和翻译。接着,诗人表达了白上人的内心归向佛法的决心,他的心只有一个念头,即修行佛法。
下一句"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通过浮杯和持钵的形象描绘了白上人的修行态度。浮杯象征着世俗的欢乐和诱惑,而持钵则象征着出家人的清净和修行。白上人选择了持钵去往王城,意味着他放弃了尘世的浮华,追求内心的净化和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通过描绘雨中的彴和春天的莓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幻。雨彴是一种伞,莓指的是春天的果实。雨中的彴滑动着,春天的莓果掉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人世的无常。
最后两句"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传达了诗人对白上人修行的赞赏。守庵虎指的是远方的虎,锡环声是指持钵者的铃声。诗人表示,尽管他无法亲眼目睹白上人在天台的修行,但他可以通过远方传来的虎的咆哮声和白上人持钵时铃声的先知,感受到他的虎虎之威和修行的精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词句,展现了白上人修行的决心、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白上人的钦佩和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的认同和赞美。
抱石情虽久,为霖意若何。天心如见用,风力不消多。冷湿朝仙洞,寒迷宿岛窠。飞扬终得路,曾入汉皇歌。
好竹逾千个,数茎忽发生。月明连理影,风细合欢声。矫矫双鸳举,悠悠两凤鸣。只应三昧手,彩笔画难成。
四顾山河归一统,明君文德似唐尧。幽燕地阔干戈息,吴楚春深雨露饶。中古衣冠存旧制,南来律令有新条。腐儒击壤茅檐下,为拟讴歌答圣朝。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vG,卑以斫。归有德,唯先觉。
初说有空人尽执,未明理事虚劳力。念来年久转迷情,心不负人徒面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