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未有积雪,晚菘犹带寒烟。
虽辜主父九鼎,不减何郎万钱。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送菜徐秀才》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菜的场景,通过对菜品的描绘和对主人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徐秀才的敬重和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精还没有积雪,
晚菘仍带着寒烟。
虽然主人徐秀才失去了官位,
却不减少了他的财富。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集中在对徐秀才的赞美和送菜的情景描写上。
诗中的黄精和晚菘是菜品的名称,黄精是一种草本植物,而晚菘则指晚秋时节的菜蔬。诗人以这些菜品为媒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通过描绘菜品的状态,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徐秀才的赞美和敬重。诗中提到徐秀才失去了官位,但他仍然保持着财富,这是对他的优秀品质和才华的肯定。诗人用“虽辜主父九鼎,不减何郎万钱”来形容徐秀才的境遇,暗示他在逆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财富的稳定。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徐秀才的敬佩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写菜品和对徐秀才的赞美,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友谊的真挚感受,并表达了对徐秀才前途的良好祝愿。
这首诗词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间接表达了人物形象和情感,展示了宋代诗词的写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地近觚棱云气间,蕊珠宫殿压青山。云根尽处天风急,疑是人间有广寒。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山前踊跃见樵人,欲问神仙更问津。指点长柯向东去,不知银穴又非真。
封侯岁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