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禅者游南岳》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作品评述

《送禅者游南岳》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深邃,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禅修之道的追求。

诗中描述诗人随陪伴朋友南下衡阳,禅修者在江边的树下居住。他们远离尘嚣,超越了尘梦所带来的种种是非纷扰,心地纯净如野云。在他们渐渐接近瀑布,聆听着猿猴的啼声时,思绪渐渐放空。禅修者在背面的岣嵝山行走,驱散繁杂心思。诗人此时会想到山上有一座层寺,而在石窗后能看到秋天朗朗的天空和湖泊的景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修炼内心,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与自然景色的融合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深度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忽随南棹去衡阳,
忽然跟随他人南下到衡阳,
谁住江边树下房。
在江边的树下住所。
尘梦是非都觉了,
尘世的梦幻和纷扰都消散了,
野云心地更何妨。
像飘荡的云彩一样,心灵的境地更加无碍。
渐临瀑布听猿思,
渐渐靠近瀑布,聆听猿猴的啼声,思绪清净。
却背岣嵝有雁行。
却背面登上岣嵝山,看到了飞行的雁群。
想到中峰上层寺,
想到山上有一座层寺,
石窗秋霁见潇湘。
透过石窗,秋天晴朗时看到潇湘湖的美景。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修炼者的心境描写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净化和追求禅修之道的渴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诗人描绘了心灵的宁静和思想的深入。诗词中的场景描写清晰,感触深厚,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

    指崖屹立镇山川,万丈巍巍势插天。风日双清时有限,乾坤一览景无边。东西岘丹青与献,南北群峰紫翠边。我欲凌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 《出商州有感》

    圜丘恩例得量移,笑领全家出翠微。惟有来时的颅马,商山埋骨不同归。

  • 《芭蕉茶送伯承伯承赋诗三章次韵》

    春去云藏岳麓,梅黄雨涨昭潭。政尔倚栏无那,一瓯唤起清谈。

  • 《闸上 其一》

    舒啸孤怀壮,天风荡杳冥。草枯秦地白,云尽鲁山青。闻道尊庄子,沽杯候野亭。平生辛苦事,须信此行经。

  • 《送僧归日东》

    碧海蓬莱外,扶桑日本东。居然成绝域,久矣染华风。王化能柔远,遐琛亦会同。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问道来飞锡,浮生若转蓬。中朝师法在,厚往圣恩隆。归羡翩翩鹤,吟瞻肃肃鸿。片帆唯就日,万里若游空。洗钵鲛人室,焚香海若宫。将迎烦国主,感叹聚邻翁。告别行何遽,题诗

  • 《后园凿井歌》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