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麾出守自多奇,四十专城古亦稀。
解榻坐谈无我辈,铺筵踏舞欠崔徽。
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後几。
圣世急才常患少,栈羊酾酒待公归。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送晁无咎出守蒲中》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陈师道送别晁无咎出任蒲州守令的情景。
诗词中的"一麾出守自多奇,四十专城古亦稀"表达了晁无咎的出任之举引起了人们的赞叹和惊叹,因为在当时,能够被任命为守令的人很少,而且蒲州这样的古城更是罕见。
"解榻坐谈无我辈,铺筵踏舞欠崔徽"这两句表达了陈师道与晁无咎的交谈,他们坐在床榻上畅谈,互相交流思想。解榻坐谈意味着不拘泥于位高权重,心境平和,舒适自在。铺筵踏舞是指举办宴会,进行欢乐的舞蹈,这里提到的崔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意味着陈师道希望晁无咎能在蒲州举办文艺活动,推动文化繁荣。
"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後几"这两句表达了陈师道对晁无咎的期望。的桃指的是白榆树,作剧是指举办戏曲演出,聊同俗表示希望晁无咎与百姓能够融洽相处,了解民情。遇事当前莫後几意味着希望晁无咎能够及时应对各种问题,不拖延。
"圣世急才常患少,栈羊酾酒待公归"这两句表达了陈师道对圣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珍惜。圣世急才常患少意味着当时社会对于有才能的人的需求很迫切,但是人才却很稀缺。栈羊酾酒待公归表示陈师道等待晁无咎的归来,准备了羊肉和美酒,以示欢迎和庆贺。
这首诗词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陈师道对晁无咎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抒发了对人才稀缺的忧虑和对文化繁荣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并体现了宋代文人重视才能和文化发展的思想。
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僮奴晒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洁兹五齐,酌彼六尊。致诚斯至,率礼弥孰。以介景福,永隆后昆。重熙累治,帝道攸尊。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行此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纵横。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今朝得游泛,大笑称平昔。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连空淡无颣,照野平绝隙。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疏岑七十二,eH々露矛戟。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坼。树动为蜃尾,山浮
九九明词要正。修整亘初元性。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贤圣。贤圣。容许陈如梦令。
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