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晁质夫太丞知深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芜蒌问古亭,
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
壶浆刺史迎。
这首诗词以送别晁质夫太丞去深州为主题。首句描述了诗人在芜蒌亭向晁质夫太丞问路,芜蒌亭是一个古老的地名,意味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祝福。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来到饶阳城的景象,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第三、四句表达了晁质夫太丞离开君王远去深州的情景。豆粥是一种简朴的食物,君王远在表示君王的远离,暗示了晁质夫太丞离开了权力和荣华,追求更高的目标。壶浆刺史迎则描绘了深州刺史热情迎接晁质夫太丞的场景,壶浆指的是酒,象征着热情款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晁质夫太丞的祝福和思念。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描述了深州地势凉爽适宜放牧马匹和调兵备战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晁质夫太丞在深州将面临的挑战。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表达了诗人对晁质夫太丞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深州有所作为,保持清醒的思考和明察事物的能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送别场景和对晁质夫太丞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官职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