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怀哉余所陈。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送潮州吕使君》
韩君揭阳居,
戚嗟与死邻。
吕使揭阳去,
笑谈面生春。
当复进赵子,
诗书相讨论。
不必移鳄鱼,
诡怪以疑民。
有若大颠者,
高材能动人。
亦勿与为礼,
听之汩彝伦。
同朝叙朋友,
异姓接婚姻。
恩义乃独厚,
怀哉余所陈。
中文译文:
韩君住在揭阳,
我为他与已故邻居的离世感到悲伤。
吕使去揭阳,
笑谈中显得面容年轻。
当再次见到赵子,
我们一起讨论诗书。
不必迁移鳄鱼,
用奇怪的方式怀疑他人。
有些人像大颠倒者一样,
他们的才华能够打动人心。
也不必拘泥于礼节,
听从他的言论,理解他的思路。
我们在同一朝代交朋友,
异姓之间结婚。
恩义之情真挚厚重,
我怀念着这些我所陈述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送潮州吕使君》。诗中描绘了送别潮州吕使君的场景,并流露出作者对友情、才华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韩君住在揭阳的情景,作者因为与已故邻居的离世而感到悲伤。接下来,吕使离开揭阳,面对离别,吕使君显得开朗,与众人开怀畅谈,仿佛面容重新年轻起来,传达出春天的氛围和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与赵子一起讨论诗书,表示他们不需要像迁移鳄鱼一样用奇怪的方式去怀疑他人,而是欣赏那些有着高才华能够打动人心的人。作者呼吁不必拘泥于礼节的束缚,而是要倾听他人的言论,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同一朝代与朋友交往,并且异姓之间结婚的情况,并强调了他对友情和人际关系中的恩义之情的珍视和怀念。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才华和恩义的赞美和思考。
蓬莱高阁凌浮云,天上图书奎壁明。荣河温洛龟龙呈,鲁壁汲冢科半行。森罗万目分纬经,大官供烹集群英。鲁鱼亥豕校雠精,垂签甲乙刻坚珉。怀素无量元崇名,唐兴百年人文成。大盗一炬甚秦坑,碑落人间如碎星,埋没草莽荆棘平。刊刻欲传千万龄,毁灭今与粪壤并。牧童敲击看火生,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乾坤代仄困羁旋,江山苍莽惊岁月。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故人回首乱峰青,古堠斜阳照离别。
一痕如掐夕天涯,望转青林出没时。不是山高爱藏月,月光犹嫩怯人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
新芋肥鸡菊正黄,君来定拟醉千觞。田家村巷都相似,须识门前两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