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对三千字,恩科第一人。
鲲鱼飞北海,龙剑跃平津。
直悟聪文主,深论险克臣。
已能明世弊,枉作幕中宾。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送陈贤良忠正军签判》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对三千字,恩科第一人。
鲲鱼飞北海,龙剑跃平津。
直悟聪文主,深论险克臣。
已能明世弊,枉作幕中宾。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陈贤良忠正军签判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陈贤良的才华和忠诚,以及他在平津地区的重要地位。诗人表达了对陈贤良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朝廷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梅尧臣对陈贤良的敬佩和赞美。首句“书对三千字,恩科第一人”表达了陈贤良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成绩,被授予第一名的殊荣。接着,诗人使用了象征性的意象,将陈贤良比喻为飞翔的鲲鱼和跃动的龙剑,突出了他在北海和平津地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两句“直悟聪文主,深论险克臣”表达了陈贤良的才智和聪明才智,他能够直接理解文学的精髓,深入探讨政治和治理的难题。最后两句“已能明世弊,枉作幕中宾”则表达了诗人对陈贤良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认清时世的弊端,并在朝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陈贤良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局和朝廷的思考和期望。它展示了梅尧臣对才华和忠诚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切。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音信西来,匆匆思作东归计。别怀萦系。为个人留滞。尊酒团栾,莫惜通宵醉。还来未。满期君至。只在初三四。
汉威西被浃炖煌,已觉边尘不复扬。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生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积威仁意渐无存,宽厚真能固本根。只恨涵容伤大过,养成外戚擅权门。
冷云抛雪未成花,过埭东风冻著沙。荻浦渔归初下雁,枫桥市散祗啼鸦。旧闻南国饶春事,行见东风换物华。老病心情亦何有,药囊诗卷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