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陈泽民赴铜陵簿》

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
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
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
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陈泽民赴铜陵簿》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乡村中的人物久已凋零,
辈行虽然如你却老练。
你自己怀着居住在铜陵的意愿,
仿佛对栖身江城的困境也无所畏惧。
从书籍上可以看出三年的计划,
你的事业应该是远大无边的。
如果林下的贤人还未消失,
我仍然期待着他们目睹你的辉煌。

诗意:
这首诗是吴芾送别陈泽民赴铜陵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陈泽民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中乡村人物凋零和贤人逐渐消失的担忧之情。作者赞赏陈泽民老练成熟的品质,鼓励他在铜陵发展事业,希望他能有所成就。同时,作者也希望仍存在的贤人能够目睹陈泽民的成功,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丝希望和鸿鹄之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陈泽民赴铜陵的送别,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诗人从乡村人物的凋零和贤人的消失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诗中的陈泽民被描绘为一个老成持重的人物,他怀着居住在铜陵的愿望,坚定而勇敢地面对前方的困境。作者对陈泽民的赞赏和祝福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和对新时代的期许。通过寄托于陈泽民的希望,诗人也希望贤人们能够在变迁中保持自己的价值,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写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总之,《送陈泽民赴铜陵簿》这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物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通过送别陈泽民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自己对陈泽民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关切。这首诗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希冀,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 《古意曲》

    梧桐阶下月团团,洞房如水秋夜阑。吴刀剪破机头锦,茱萸花坠相思枕。绿窗寂寞背灯时,暗数寒更不成寝。

  • 《忆秦娥》

    风萧萧。驿亭春信期春潮。期春潮。黄昏浮动,谁在江皋。碧云冉冉横溪桥。琼车未至余香飘。余香飘。一帘疏影,月在花梢。

  • 《太庙》

    大享合宫,于礼莫盛。入太室裸,偏于列对。陟降有们,一主乎敬。祀事孔明,邦家之庆。

  • 《送福州通判陈铸》

    州阁纡新绶,乡枌历故廛。先驱长卿贵,随子大家贤。桂蠹闽君贡,刀耕越俗田。春邮有归信,正待早梅传。

  • 《蒙泉(见《方舆胜览》》)》

    京路马駸駸,尘劳日向深。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 《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委艳妆苔砌,分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