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处逊渡淮谒秋壑》

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往。
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
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
野鹤曾游处,登临一怆情。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处逊渡淮谒秋壑》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别江湖、追寻友谊的情感,同时融入了对山水风景的描绘。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往。
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
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
野鹤曾游处,登临一怆情。

这首诗词通过直接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和对友情的思念。诗的开头“江湖波浪恶,底事欲西往。”意味着作者要离开江湖,面对波涛汹涌的世事,有着前行的愿望。接着,“去作扬州客,来寻贾垒盟。”表明作者要离开扬州成为游客,却仍然想要寻找到与贾垒结盟的友情。这里的“贾垒”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友人之一。

随后的两句“金山迷远望,玉树候吟声。”是对远方山水景色的描绘。金山迷远望,暗示着远方山峦的美丽景色让人迷惑,而“玉树候吟声”则暗示了山间的幽静和灵感的涌现。这两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离别后追求山水之美和创作的期望。

最后两句“野鹤曾游处,登临一怆情。”抒发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之情。野鹤曾游处,指的是曾经和友人一起游历过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友情的象征。而“登临一怆情”则表达了登高望远时,诗人对友情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别江湖、追寻友情的心境,同时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该诗词抒发了离别情绪和对友情的追忆,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感世界的一面。

  •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 《题慈溪张丞壁》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

    莫道蒪鲈不近名,尽谈鹏鷃未忘情。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後还输茂苑莺。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 《夏夜》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 《题僧明惠房》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