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慈州茅主簿入道》

儒冠不戴戴星冠,人生荣华作梦看。
谱出三茅终得道,趣同五柳早休官。
月寒缑岭来笙鹤,春蔼慈州忆枳鸾。
笑指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珊珊。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作品评述

《送慈州茅主簿入道》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送别慈州茅主簿入道为主题,表达了对主簿追求道义和远离尘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儒冠不戴戴星冠,人生荣华作梦看。
谱出三茅终得道,趣同五柳早休官。
月寒缑岭来笙鹤,春蔼慈州忆枳鸾。
笑指方壶最深处,凌空霞佩玉珊珊。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将主簿的修行之路与传统儒家思想相对比,表达对主簿修道之心的赞叹和崇敬。首句描绘了主簿不愿戴上儒冠,而选择佩戴星冠,表明他对功名荣华的追求只是虚幻的梦幻。第二句提到主簿成功地追求到了道的境地,与古代传说中的三茅仙人相似,因此他早早地放弃了官位,追求真正的道义。第三句描绘了主簿在月寒的缑岭上出现笙鹤,让人回忆起春天在慈州的美丽景色,引发了对他离开尘世的思考。最后一句以幽默的口吻指出,主簿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笑指着方壶(道家用来存放仙丹的容器)最深处,凌空挂着霞彩,佩戴着闪耀的玉珊珊,象征着他已经成为了一位真正的仙人。

通过描绘主簿的修行之路和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这首诗词赞美了主簿的选择和追求,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和远离纷扰的向往。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批判,认为功名荣华只是世俗的幻象,而真正的境界是通过修行追求道义。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精练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主簿的景仰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 《九日得继之书》

    病起重阳花正开,高斋独酌当登台。吴中此日来双鲤,江上何时共一杯。万里长风吹落木,孤云斜日照秋苔。百年怀抱凭谁尽,沧海新收鼓角哀。

  • 《贺圣朝》

    草堂初寐,青衣扃户,丹项归巢。抱瑶琴,高枕梦游仙岛,待闲访三茅。中宵睡觉,声如鸣佩,竹被风敲。隔疏林、斜望断云飞,正月上松梢

  • 《次韵袁宪打冰移舟三首》

    留滞何曾念奋飞,君恩已布得徐归。贤劳肯羡膏粱子,醉眼瞢腾坐妓围。

  • 《桃花渡》

    渡头浑似曲江滨,谁种桃花隔世尘。红雨绿波三月暮,暖风黄鸟数声春。舟横落日非无主,树隔层霞不见人。几欲前源访仙迹,迷茫何处问通津。

  • 《寄王秘书》

    霜菊花萎日,风梧叶碎时。怪来秋思苦,缘咏秘书诗。

  • 《采石渡》

    石琢浮屠遍水滨,兴亡岁久已成尘。长江静夜芦花月,莫信牵愁拨櫂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