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凫飞出九重关,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妙香从此剩熏班。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送崔若砺令源》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凫飞出九重关,
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
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
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
妙香从此剩熏班。
诗意:
这首诗词是朱翌写给崔若砺的送别作品。诗人描述了双凫飞离九重关,带回了中原的风景。他表达了欲留崔若砺之子住下来的意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吹笙作乐,与老伴享受晚年的愿望。诗中还描绘了草荒、白鹤峰前的宅院,以及云散、黄龙洞口山的景色。最后,诗人提到了茉莉花的香气,暗示着这种美好香气将一直留存下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和愿望。首句以双凫飞离九重关作为开篇,给人以离别的感觉,同时暗示着即将远行的友人将会带回中原的风景和气象,使得中原地区重新焕发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不舍之情,他希望友人的子孙能够留在中原,与他共同度过晚年,吹笙作乐,共享安宁与欢乐。
第四句描绘了草荒和宅院,可能暗示着友人离去后的凄凉景象,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接着的两句通过描绘云散和山脉,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前面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句以茉莉花的香气作为收束,意味着这种美好的香气将会一直留存下来,暗示着友人的离去不会使美好的回忆消逝。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祝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离别和变迁中的美与忧伤。
芙蓉城上草萋萋,吊古徘徊日欲西。帝子不来花蕊去,荒唐无主乱鸦啼。
方士求仙入沧海,十二城楼定何在?金铜移盘露满天,琪树离离人不采。轩辕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趋。青牛谷口迎紫气,白鹤洞中传素书。珊珊鸣佩星辰远,寂寂珠庭云雾虚。修髯如漆古仙子,玉林芙蓉染秋水。九关高塞不可留,归去江湖种兰芷。山头宫殿风玲珑,玄猱飞来千尺松。
堆槃野柿间山梨,酒美鸡肥稻滑匙。妇子团乐常见面,一醉宁识别离悲。
生计新来喜有涯,蒔菘栽韭树桑麻。惯眠纸帐三竿日,饱听萍池两部蛙。往事真成看堕甑,凡身安敢望乘槎。一般受用还官样,门外黄蜂为报衙。
一毫不敢昧苍天,生世明年七十年。自恨肉身无报答,日常饱饭夜安眠。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