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作人天,王城指日边。
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
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今宵松月下,开阁想安禅。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
《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是唐代郎士元写的一首诗,描绘了远近的人们来到王城,欢迎大德讲演的场景。
中文译文:
远近的人们天天忙碌,王城就在指尖边。
宰君迎接大德的演讲,童子们跟随缘分。
到处花朵像雨一样飘落,行走时拄着杖从泉水旁经过。
这个夜晚,松树下有明月照耀,我开阁思考安心禅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远近的人们在王城迎接徐明府(大德)讲演的场景。人们来到王城,热切期待着明府的演讲,以期获得启迪和教诲。宰君迎接明府的到来,童子们则是跟随缘分一同前来。在漫步的过程中,到处可见花朵飘落,如雨般纷纷扬扬,充满着宁静和喜悦。夜幕降临,明月照耀下的松树下,让人感受到宁静和禅意。通过描绘这个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大德讲演的向往,并且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们追寻大德讲演的场景。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氛围,如行走时拄着杖从泉水边经过,以及夜晚的松树和明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平静和宁静。
诗中的“大德”指的是徐明府,表达了诗人对徐明府智慧和教诲的向往和敬仰。而“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则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大德讲演的重视和热情。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禅宗思想的推崇和向往。
甲兵十万据胸中,未预铭钟画阁功。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蒙。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误上蓬山亦已叨,所悲故里隔胥涛。还家未失屠羊业,报国元无汗马劳。载笔敢言宗史汉,闭门犹得读庄骚。小儿愿与翁偕隐,正恐声名未易逃。
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灵雨应时至,四野生新泉。眢井久废汲,湛湛成深渊。老农喜欲舞,田苗绿如烟。桔槔挂屋梁,坦腹清昼眠。
故国归无路,深居懒问津。莫嗟今岁病,还守去年贫。御冷休嫌絮,开怀但饮醇。东风到梅柳,枯木自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