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江天白鸟飞,石城秋色送僧归。
长干古寺经行了,为到清凉看翠微。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送大方师归金陵》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天辽阔、白鸟飞翔的景象,以及秋天的石城送别僧人归去的情景。诗人提到了长干古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到那里一睹清凉的景色和翠微的美景。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渺渺江天白鸟飞,
石城秋色送僧归。
长干古寺经行了,
为到清凉看翠微。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清凉美景的向往。诗中的江天白鸟飞翔,给人一种广阔、开阔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石城秋色送别僧人归去,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深秋的凉爽感。长干古寺经行了,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到古寺去一睹清凉的景色和翠微的美景的愿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古寺的提及,也表达了对宁静、清凉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词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的氛围。
风急滩声乱,云红雪意酣。空庭初霰集,寒砚忽冰涵。天造推移密,人情冷暖谙。江头聊问信,春到一枝南。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征文。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忆昔相从夜诵时,子垂两髧我初髭。梧桐叶落犹无睡,桃李春归总不知。我已悬车老岩岳,子方敛板走阶墀。莫嫌衰病人皆弃,桂岭梅花寄一枝。
挟册东皋下,从人笑未玄。传真秧马帖,参透牧牛篇。列岫窗前月,平湖坞外烟。似蒙稽古力,钟鼎岂其然。
条风斯应,候历维新。阳和扈蛰,品物皆春。篪簧协奏,簠簋毕陈。精羞丰度,景福攸臻。
肩舆行到竹边村,竹里僧房尽闭门。小洞颇闻三里近,残僧今有一人存。旋沽薄酒欺寒力,未怯春泥踏雨痕。笑觅梅花伴归去,断桥流水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