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
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
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
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诗词《送德光禅师(重礼石霜长者)》的中文译文为:
天涯缘事了,
又造石霜微。
不以千峰险,
唯将独影归。
有为嫌假佛,
无境是真机。
到后流沙锡,
何时更有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写的,送别德光禅师(即重礼石霜长者)。诗人表达了对禅师的敬意和祝福。
诗的开篇写道,禅师的缘分在天涯已经结束了,又重新来到世间。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禅师的修行景象,他不畏千峰的险峻,只将自己的独影带回来。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禅师修行的理解。他认为有一些人嫌弃禅师只是个伪佛,但实际上,修行者所追求的无境即是真实的法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希望,期待禅师能够在他离开后,再次降临这个世界。流沙锡,指的是禅师的僧侣身份,诗人问道,何时能够再次见到这位禅师的飞身。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理解和对禅师再次降临的期待。诗意深邃,意境幽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