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

兵马守西山,中国非得计。
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闭。
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战士常苦饥,糗粮不相继。
胡兵犹不归,空山积年岁。
儒生识损益,言事皆审谛。
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
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
莫辞冒险艰,可以裨节制。
相思江楼夕,愁见月澄霁。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人以送别狄员外巡按西山军为题材,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治理能力的赞扬。

诗中描绘了西山军驻守西南边境的艰苦环境,因为战乱长久,使得战士们温饱不济。诗中也提到了胡兵的威胁,意味着边境的情况复杂危险。然而,狄员外作为巡按官员,他有着谋略和才能,诗中称他胸中悬有明镜,照耀无巨细,表达了对他治理边境的崇敬和期望。

整首诗气势雄浑,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治理能力的忧虑和赞美。诗人通过描写边境的艰苦环境和战士们的苦难,以及狄员外的才能和决心,展现了唐代人民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有能力的官员的期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岑参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为国家忧患的情感。

中文译文:

兵马驻守西山,国家非得计谋。不知何代的策略,却让蜀地的人民日渐困苦。八州崖谷深邃,千里云雪封闭。泉水浇灌的阁道湿滑,水冻使得绳桥易碎。战士常常受饥饿之苦,食物不断供应。胡兵依然不退去,边山积年岁月。儒生知道增减益损,言论都十分审慎。狄子作为幕僚郎官,有谋略必定使人安定。胸中悬有明镜,照耀一切细微之事。不要担心冒险困难,能够帮助国家的治理。思念在江楼的夜晚,忧愁能看到月光澄净,晴朗明亮。

  • 《乍归九首》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 《初夏夜赋》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 《春寒》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 《临江仙》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 《秋日归旧山》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 《永宁庵》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