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藉淹闺序,监州得海壖。
贪随涛鹭驿,倦趁火城天。
织紵吴侬富,垂纶汉客贤。
遥知怀我处,霜月暝楼边。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送殿丞杨备通理睦州》是宋代文学家宋庠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被送别者的思念之情和对离故园的眷恋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殿丞杨备通理睦州,
引藉淹闺序,监州得海壖。
贪随涛鹭驿,倦趁火城天。
织紵吴侬富,垂纶汉客贤。
遥知怀我处,霜月暝楼边。
诗词表达了诗人送别杨备通理睦州的情景。首先,诗人引用了《淹闺序》的句子,将自己的离别之情与这个古老的诗文相对应。接着,诗人描述了杨备在监州得到的海壖(可能指一种名贵的贝类),暗示杨备在新的职位上将会获得更多的荣耀和财富。
接下来的几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鹭鸟随波飞翔、倦鸟依火城天空,表达了诗人对杨备追求事业的豪情壮志和对其辛劳努力的赞赏。而织紵的吴侬和垂纶的汉客则分别代表了杨备所在地吴地的富饶和汉地的贤才,暗示杨备在理睦州将会成为一位有才干的官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杨备的思念之情。诗人称自己知道杨备怀念自己的心情,并以霜月暝楼边作为背景,勾起了离别时的凄凉之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杨备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伤感之情。通过运用意境和象征手法,诗词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愿相结合,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堂邑山林久寂寥,属车前日驻鸡翘。冥冥独凤随云雾,南陌空闻引葬箫。
驿路迷燕浦,官梅动越吟。相看今日意,同是故乡心。鹤径寒沙口,渔船绿柳阴。沧洲有奇事,未老欲抽簪。
寇盗经年岁,干戈满汉阳。所亲皆丧乱,不敢问存亡。西日瞻行殿,东风入故乡。时危对君酌,涕泪欲沾裳。
辨才师苦死爱,文皇帝得许痴。温韬劫陵大盗,萧翼穿窬小儿。
军动自无律,刑杀杂伪真。滥诛及黔黎,勘夷被齐民。日晚入山隅,有客泣水滨。哀哀一何苦,卬首诉苍旻。泣尽赴修川,甘之涧溪濒。
齐朝太守不甘降,忠节当时动四方。义士要教天下见,且留君住待袁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