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东川成路钤》

壮岁专城身欲老,儿时射策眼今昏。
战创满面谁能管,旧事逢人且莫论。
壁壘旌旗分一路,弟兄父子就名门。
回瞻永阜陵前柏,莫忘当时教育恩。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送东川成路钤》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壮年时的心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壮岁专城身欲老,
儿时射策眼今昏。
战创满面谁能管,
旧事逢人且莫论。
壁壘旌旗分一路,
弟兄父子就名门。
回瞻永阜陵前柏,
莫忘当时教育恩。

这首诗的诗意寄托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之情。首句描绘了作者在壮年时专心致志地为家乡效力,然而岁月的流逝使得他感到自己身体渐渐老去。第二句提到儿时的抱负和梦想,但现在眼力已经昏花,这暗示了作者在年纪渐长时无法再追求当年的抱负和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战乱中所遭受的创伤和伤痛,面容上布满了战斗的痕迹,但他感到无人能理解和关心他的遭遇,因此劝告遇到他的人不要轻易提及这些过去的经历。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战争残酷的现实,壁垒和旌旗将亲人和亲属分隔开,他们分别为不同的门第和势力而战。这一描写暗示了战争给家庭和亲情带来的伤害和分离。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教育的感激之情。他回望着故乡的永阜陵,并提到了曾经受到的教育恩情。这句诗呼应了前文的战争描写,通过回忆教育的温暖和恩情,让人们不要忘记那段曾经的美好时光。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壮年时的心情和对家庭、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战争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情感。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共鸣。

  •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

    大隗七圣迷,许田连城重。里中多佳树,与世作梁栋。市门行清渠,潩水可抱瓮。翬飞城东南,隐几抚群动。人境要俱尔,我乃得大用。乌衣之云孙,昆弟不好弄。木末风雨来,卷箔醉宾从。事常超然观,乐与贤者共。人登断龙求,我自归鸿送。溪毛乱锦缬,候虫响机综。世纷甚峥嵘,胸次

  • 《蟾宫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 《夏日》

    满庭新绿午阴阴,风弄疏帘雨弄晴。窗下岸书眠一觉,不知人世有公卿。

  • 《碧云亭晚眺二首》

    岁化方冉冉,耕亩自閒閒。日落青枫浦,云平白苧山。夜城严警柝,昏鼓动层关。风露汀洲冷,惊鸿自往还。

  • 《十报恩》

    山侗二愿报师恩。立誓修行志炼心。火焰灭除火养木,水银枯尽水生金。木金三间通玄路,水火同流结宝岑。久视大丹成不漏,携云归去绝升

  • 《重游草堂次韵三首》

    野寺真兰若,山僧老病多。疏锺挟谷响,悲梵入樵歌。水映茅篁竹,云埋茑女萝。拂尘书所见,因得拟阴何。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