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杜介归扬州》

扬州繁丽非前世,城郭萧条却古风。
尚有花畦春雨后,不妨水调月明中。
东都甲第非嫌汝,北牖羲皇自属翁。
清洛放船经月事,急先鶗鳺绕芳丛。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送杜介归扬州》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扬州繁丽非前世,
城郭萧条却古风。
尚有花畦春雨后,
不妨水调月明中。
东都甲第非嫌汝,
北牖羲皇自属翁。
清洛放船经月事,
急先鶗鳺绕芳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送别杜介回扬州的场景。苏辙首先描述了扬州的繁华景致,与前世的扬州不同,城郭虽然荒凉,但却展现出古老的风貌。然后提到在春雨之后,花畦仍然美丽,水中调着的音乐仍然能在明亮的月光下奏响。接下来,苏辙表达了自己对杜介的赞赏,说他不嫌弃苏辙的住处是东都的宅第,而是像牖窗一样属于羲皇的居所。最后,苏辙描述了清洛上的船只穿越月光之中的情景,鶗鳺(音鸷鸟)急速地绕着芳草丛飞舞。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送别杜介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扬州的描绘和对杜介的赞美,展现了苏辙对友情和扬州的感慨之情。首先,苏辙对扬州的描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繁丽与萧条、前世与古风,充分展示了扬州的变迁和历史厚重感。其次,苏辙通过描写春雨后的花畦和水调月明,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妙和音乐的和谐,进一步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然后,苏辙用「东都甲第非嫌汝,北牖羲皇自属翁」的表达方式,以自嘲的口吻赞美杜介,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最后,苏辙通过描写船只在清洛上的行进,以及鶗鳺急速绕舞的形象,展示了快速离别和友情的感伤。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对比的手法和意象的运用,再现了苏辙送别杜介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友情、扬州和自然的深深思念和赞美之情。

  • 《初至西林喜遇徐幼文》

    与君三春别,成此一会期。清言美无度,离绪俄相遗。况复在丘园,俱无冠带縻。逶迤下泽游,皎洁艳阳时。桃红媚墟圃,竿绿遍川坻。覆觞申宿恋,开秩问新知。澄怀悟渊泳,脱迹仰冥飞。幸同赏心遇,白首永无违。

  • 《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理》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 《陈·望仙阁》

    多少沈檀结筑成,望仙为号倚青冥。不知孔氏何形状,醉得君王不解醒。

  • 《和袭美咏皋桥》

    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

  • 《飞练歌呈宋豳州宏文》

    玉娥入月云钩衣,素裙雪绡云畔垂。三山老仙不倦舞,霓裳半在秋江举。谢郎解取澄江拟,飞下高城化清泚,朝元环佩玉玲珑,天风吹落人间耳。六月夸父暍将死,一吸澜翻九河水。蟾乡换入石泉中,古柳阴前授琼几。清泉无苦多酌我,空洞麟肠已行舸。穷源直上翠微峰,小段参差绣岭宫。

  • 《唐太宗吞蝗》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