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俱我友,清苦辈流稀。
旧国居相近,孤帆秋共归。
残阳沙鸟乱,疏雨岛枫飞。
几宿多山处,猿啼烛影微。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送二友生归宜阳》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描述了送别两位友人归乡的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位生养聚一堂,清苦少有人流弘。旧国相近居住处,秋风中共驶返船。夕阳西下沙鸟乱,雨丝密洒枫岛间。几个夜晚山多处,猿鸣烛光影微验。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两位友人归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友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命运使他们在同一个地方相近的生活。最终,他们决定一起乘船回到故乡,开始新的生活。在诗中,诗人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色,如夕阳下的沙鸟飞乱、雨丝中的枫岛飞舞等。他们在归乡的路上经过许多山区,在这里可以听到遥远的猿鸣声。猿鸣与烛光的微弱影子陪伴着他们度过许多夜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友人归乡的场景,展现了友情和对乡愁的思念。诗人通过写实的方式,描述了诗中人物的经历和感受。诗中的清苦和流离不仅表达了友人的坚韧和坚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然而,在逆境中,友人们相互扶持,决定一同回到故乡,归去来兮的意境令人产生共鸣。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夕阳的倾斜、沙鸟的飞乱、雨丝飘洒、岛上的枫树等,使诗中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相互映衬,增加了情感的凝聚力。此外,诗中的猿鸣与烛光的微弱影子,象征着友人们在困境中的孤独和坚强,也透露出一丝自嘲和自省之情。通过这些描写,诗人抒发了友情、乡愁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