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江水望不极,杨花江面飞。
春风自无定,远客又言归。
景胜诗逾老,心冥语亦稀。
从来林下意,为谢北山薇。

作者介绍

叶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叶清臣的名人关系

  叶清臣与叶梦得(1077~1148)之关系,在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中自称叶清臣为曾叔祖。此可从另书《叶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佐证:

  叶逵(赠刑部侍郎)~叶元辅~叶 纲~叶羲叟~叶 助~叶梦得~。

  叶逵(赠刑部侍郎)~叶元参~叶清臣~叶增叟~叶 虑~叶梦庚~。

  注:羲叟,有的书作义叟(可能因义的繁体义形似致误)。叶虑,有的书作叶摅。

作品评述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是宋代叶清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水望不极,
杨花江面飞。
春风自无定,
远客又言归。

译文:
眺望江水无尽头,
杨花随风飞舞江面。
春风自由自在地吹,
远客再次表达归心。

诗意:
这首诗以江水和杨花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远客思乡的情感。江水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远方的归乡之路漫长而遥远。杨花随风飘扬在江面上,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也表达了远客内心的不安和归乡的渴望。春风吹拂,没有固定的方向,象征着远客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远客思乡的情感。江水和杨花都是常见的自然景物,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赋予了它们更深层次的意义。江水的无尽头象征着远方的归乡之路,暗示了远客的遥远归乡之路。杨花飞舞在江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动态的画面,表达了远客内心的不安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中的春风没有固定的方向,暗示了远客内心的矛盾和迷茫。春风本应是温暖和煦的,但在远客心中却变得无定,无法给予他希望和方向。这种内心的矛盾和迷茫在远客言归之时再次被激发和表达出来。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远客的情感和思乡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远客内心的矛盾、迷茫和对归乡的渴望。这种表达方式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情感,读者也能深入感受到远客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 《戏题索桥》

    织簟匀铺面,排绳强架空。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薄薄难承雨,翻翻不受风。何时将蜀客,东下看垂虹?

  • 《沁园春》

    思之鄙人也。期思属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证之有美人兮,玉佩琼琚,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古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

  • 《江亭晚望题书斋》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 《黄司法妻欧阳氏孺人挽诗》

    法掾无双裔,夫人六一孙。夙勤南涧藻,晚享北堂萱。蒲圃严新檟,潘舆閟旧轩。庭阶森玉树,驷马看高门。

  •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长寿仙促拍(贵妃生日)》

    绛阙岧峣,正春光到时。当人日、诞芳仪。向宫壶、雅著徽誉美,懿德无亏。深被恩荣,金殿宴嬉。气融怡。贤均樛木,宜颂二南诗。天心喜、锦筵启。阖部奏笙箫,祝寿处、愿与山齐。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