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从意气豪,相知鬓毛斑。
细说竟昨非,浅斟始今欢。
每怀吾党多,未捄此世难。
一则琢冰雪,再则纫芝兰。
骚人绝芳洁,孰与风人宽。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相从意气豪,相知鬓毛斑。
细说竟昨非,浅斟始今欢。
每怀吾党多,未捄此世难。
一则琢冰雪,再则纫芝兰。
骚人绝芳洁,孰与风人宽。
译文:
相互追随,意气豪迈,彼此相知已有斑白的头发。
细细诉说过去的事情,浅尝现在的喜悦。
每次想起我们的同伴,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但在这个世间分离难免。
我们一边捧着如冰雪般纯净的心灵,一边佩戴着如芝兰般的美好。
那些骚人们美丽而高洁,与之相比,谁能与风流人物的宽容相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傅良对好友范宪东叔的送别之情。诗人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彼此的心境。他们彼此追随,意气相投,已经见证了彼此年岁的增长,鬓发斑白。在相聚的时刻,他们细细交谈,回忆过去,享受当前的快乐。每当思念起他们的同伴,内心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之情,但分离是无法避免的。诗人用"琢冰雪"和"纫芝兰"来形容彼此的心灵和美好品质,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高洁纯美的骚人的羡慕之情,认为他们的品质比得上风流人物的宽容。这种对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的赞美,与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凸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友谊和别离的情感,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高尚品质的珍视和赞美。同时,诗中的情感也呼应了人们对友情和理想的向往,给人一种深思和共鸣的感觉。
全家共寄一庵中,庖涤因连奥胙通。穴不容身衔窭薮,芥分馀地结斋宫。几瓯粥借邻僧饭,一瓣香寻祖佛风。十笏比邱居有限,包罗眷属要无穷。
夫妇听裁断。好生舍┾。男儿休管。俄然断恩爱无萦绊。渐令火锻。明明光灿。山侗唤。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下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茕嫠。忽逢杨开府,论旧
艳冶风情天与措。清瘦肌肤冰雪妒。百年心事一宵同,愁听鸡声窗外度。信阻青禽云雨暮。海月空惊人两处。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
千戈万槊拥篦篱,九日清樽岂复持。(是日南都敕使按兵。)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剑拄君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