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傅守归》

金山故佳丽,杰观环孤峰。
对峙焦公庐,林杪出疏钟。
南归谢尘鞅,北眺足从容。
应持济州手,一酹击楫翁。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傅守归》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刘宰。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山故佳丽,杰观环孤峰。
对峙焦公庐,林杪出疏钟。
南归谢尘鞅,北眺足从容。
应持济州手,一酹击楫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傅守归的场景。诗人刘宰以金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傅守归的敬佩和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金山的美丽景色,山峰高耸孤立,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焦公庐是山上的一座庐宅,诗人与傅守归对峙于此,象征着他们的交情深厚。林间传来疏钟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祥和。傅守归即将南归,诗人向他表达了谢意和祝福。傅守归北眺远方,表现出他从容自信的姿态。诗人希望傅守归能够带着济州的手信,一路平安,同时也祝福他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金山的壮丽景色和焦公庐的对峙场景,展示了作者对傅守归的敬佩和送别之情。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山峰、庐宅、疏钟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静、人和的氛围。诗中的南归和北眺,表现了傅守归的从容和自信,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他未来的祝愿。

诗中的最后两句“应持济州手,一酹击楫翁”,以济州的手信和击楫翁的酒喻表达了诗人对傅守归的送别之情。济州是一种以植物为原料酿制的美酒,代表着友情和祝福。击楫翁是指送行者在江上击船舷以示送别的仪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傅守归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告别。

整首诗情感真挚,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与傅守归之间的情谊和送别之情,同时又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使整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 《题推篷梅轴》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太繁厌易启,所取

  • 《晓角》

    晓角催行鼓,儒生也据鞍。辕门天汉入,幕屋塞云蟠。驰山一骑落,拔帜万人观。湖海鸥群老,空余子夏冠。

  •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无复黄金带,空余白雪须。满城惊再至,一马与同癯。意广轻余子,时难老腐儒。故园犹可灌,终不叹穷途。

  • 《周少府由姑熟送余同宿于玩鞭亭》

    相别古桃郡,相逢南豫州。五年劳望眼,一笑失离愁。碧水溪桥暮,西风野店秋。追随成夜宿,不为玩鞭留。

  • 《新月》

    老天大巧亦儿嬉,磨出霜镰仅一眉。挂向西园瘦梅树,閒心浑怯损南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