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逢师较已迟,羡君早岁独先知。
归时剩下遗书读,莫道□峰永别离。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抚州李兄武伯归乡》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兄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恨逢师较已迟,
羡君早岁独先知。
归时剩下遗书读,
莫道□峰永别离。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李兄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诗人深感自己与李兄的相识与相交来得太晚,对李兄早年就有睿智才情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李兄即将归乡,留下了一封书信,诗人在离别之际,心中满是不舍和遗憾,呼吁别人不要说李兄与大自然的美景永远分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兄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诗人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自己与李兄结识较晚的懊悔之情,表现出自己对李兄早年才情的羡慕之情。诗人在送别之际,深感李兄的离世过早,留下遗书让人倍感惋惜。最后两句诗以叮嘱的口吻,告诫别人不要说李兄与大自然的美景永远分离,表达了诗人对李兄灵魂永远与大自然相融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表达和深情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李兄的思念和惋惜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人生的无常。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世间离别的无奈和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思索和感伤。
汀莲凋晚艳,又苹末、起秋风。漫搔首徐吟,微云河汉,疏雨梧桐。飘零倦寻酒笺,记那回、歌管小楼中。玉果蛛丝暗卜,钿钗蝉鬓轻笼。吴云别后重重。凉宴几时同。纵人间信有,犀灵鹊喜,密意难通。双星分携最苦,念经年、犹有一相逢。寂寞桥边旧月,可堪频照西东。
一气东南王斗牛,祖龙潜为子孙忧。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
鹤唳蒹葭晓,中流见楚城。浪清风乍息,山白月犹明。废路开荒木,归人种古营。悬闻正讹俗,邴曼更知名。
少豪颇似括谈兵,老去方惭理未明。窗下残书千遍读,卷中一字几回更。撚髭人尽嗤吾拙,歃血谁当豫此盟。肯啖菜根抄脱粟,许君十载共经营。
我生好奇观比论,流水古木期终身。卜居城隅易得趣,窗户日与青山亲。出门陂湖旧湮涸,连岁乃尔成奫沦。结亭据要虽屡赏,物景向厌非清真。商飚入序才两夕,猛雨尽洗耳恭听炎歊尘。今晨已复暑不奈,挥汗几欲捐衣巾。晚风引履到云镜,萧爽意象生无垠。须臾从地出伟观,光洁万丈推
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梦梦立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