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傅子正宣义》

渐渐乌竿五两轻,一帆秋色下江滨。
请缨北阙非无意,捧檄南州且为亲。
神骥解缰天上足,风鹏摇翮日边身。
归途眯眼尘沙恶,想梦西湖十里春。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作品评述

《送傅子正宣义》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渐渐乌竿五两轻,
一帆秋色下江滨。
请缨北阙非无意,
捧檄南州且为亲。

这里描述了傅子正乘船离开的情景,船上的乌竿渐渐变轻,象征着船已经离岸,开始向江滨驶去。一方面,这里表达了诗人送别傅子正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傅子正奉命北上的使命。诗中提到的北阙,指的是京城的皇宫,而南州则代表了傅子正的家乡。诗人说傅子正请求上表北上并非没有意义,同时也在表达自己亲近的心情。

神骥解缰天上足,
风鹏摇翮日边身。
归途眯眼尘沙恶,
想梦西湖十里春。

这两句描绘了傅子正奔赴北方的情景。诗中提到的神骥和风鹏都是指代傅子正自己,表达了他在行进中的轻盈和迅速。傅子正犹如放开缰绳的神骥,奔驰在天空;他犹如摇动翅膀的风鹏,翱翔在日边。这些形象都强调了傅子正的英勇和豪迈。

最后两句描述了傅子正归途中的情景。归途中的尘沙令人不快,傅子正浑身沾满了尘土。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怀念着西湖的美景,想象着那里十里春光的美丽。这表现了傅子正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傅子正离别和北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傅子正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他奉命北上使命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展示了傅子正英勇豪迈的形象,以及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离别的忧伤、壮志的豪情和对家乡的眷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产生共鸣。

  • 《夏初湖村杂题》

    从来抵死爱湖山,敢料天教半世闲。杜曲桑麻虽苦薄,灞桥风雪却相关。

  •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处)》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琼葩洒巾舄,石de清心胸。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 《右挽叶琼章甥女二首》

    十七龄来聚沫余,芙蓉城冷待爰居。臂文朱缕他年识,祇恐天都署掌书。

  • 《祷雪堋口庙》

    岷峨皎皎玉千峰,只欠平川一尺融。土雾不成云外霰,江沙半杂夜来风。针头可惜丘中麦,堋口来祈应上公。饱死侏儒果何意,连年调年战声中。

  • 《长沙童谣》

    鞭打马,马急走。

  • 《感怀寄进士胡肃》

    离怀何事共凄然,云路无因著祖鞭。赋苑竹荒沈旧赏,书邮梅老怨残年。庄魂断处星垂地,楚思摇时水接天。赵壹穷愁堪自笑,拟将文腹敌囊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