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
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
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
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送高九经赴举》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
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
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
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高九经去赴举的场景。诗人回顾了高九经曾经表达过的志向,他坚信只有有明君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在正是国家兴盛的时候,高九经有机会去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他没有理由犹豫不决。高九经一直以来都是言之凿凿,讲求实际。他的忠言逆耳而城,他的剧烈谏言令人刮目相看。高九经的品德和才能让人想起了陆机游洛的日子,也让人想起了文举荐衡的时代。高九经就像商山上的猎虎痕迹一样,留下了他积极奋斗的痕迹,就像岳庙的碑文一样,永远留存。诗人认为高九经将会面临困难和挫折,他对高九经表示了深深的理解和关心。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高九经的赞美和关切之情。作者通过描写高九经的志向和才能,强调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诗中既有对高九经的取舍的劝告,又有对高九经将来可能面对的困境的预测。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高九经的深情厚意和对国家兴盛的期许,展示了作者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崇尚和赞美。
征衣浪自染京尘,骨相终寒不是清。大似有缘乘下泽,多应无分直承明。
偶献子虚登上第,却吟招隐忆中林。春萝秋桂莫惆怅,纵有浮名不系心。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铜壶滴漏初昼,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踏舞重拜,圣寿南山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