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一上嫌轻进,关塞西游自爱山。
缑岭春归林影密,津桥人静水声闲。
如今正得幽寻兴,佗日青云不易还。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送高秀才》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门一上嫌轻进,
关塞西游自爱山。
缑岭春归林影密,
津桥人静水声闲。
如今正得幽寻兴,
佗日青云不易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高秀才为主题,表达了对他追求仙山幽境的向往和对他个人发展的祝福。
首先,诗人说龙门一上嫌轻进,意味着高秀才在追求境界上有所迟疑和顾虑。龙门是指著名的龙门山,这里象征着高远的境界。然而,高秀才却嫌弃自己的进步过于轻易,可能是因为追求仙山之路并非易事。
接下来,诗人提到关塞西游自爱山。关塞是指边塞之地,西游则意味着高秀才向西方追求仙山的旅程。自爱山表示高秀才热爱山水之境,愿意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然后,诗人描述了缑岭春归林影密,津桥人静水声闲。缑岭是指缑山,林影密指山林中的树影浓密,津桥人静水声闲意味着人们安静地休闲在河边。这些描写表达了高秀才向往的幽静景致,也反映出他对于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
最后,诗人说如今正得幽寻兴,佗日青云不易还。这句话传递了对高秀才的祝福,表示他现在正在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希望他能够得到所追求的幽静境界。佗日青云不易还意味着高秀才要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诗人仍然希望他能够坚持追求,不要轻易放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高秀才追求幽静境界的赞赏和祝福,诗人将自然景致和个人追求相结合,展示了唐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和境界追寻。
兀坐临秋水,悠然到夕霏。莲丛经雨折,菰米待霜肥。有饵潜鳞出,无轩野鹤飞。驺呼且勿遽,更待月华归。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送君江上雨,未及梅根渚。雨急天欲昏,不尽别时语。
鸳鸯对浴银塘暖,水面蒲梢短。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滴圆荷遥思桃叶吴江碧,便是天河隔。锦鳞红鬣影沉沉,相思空有梦相寻,意难任。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宫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珠帘不卷度沈烟,庭前闲立画秋
水边梅柳倍精神,总趁晴天作好春。多谢东君惜花意,不教风雨废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