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久已绝贪嗔,剧饮狂歌总是真。
世态纷纷翻覆手,不图复见葛天民。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送葛谦问》是宋代诗人蔡戡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禅心久已绝贪嗔,
剧饮狂歌总是真。
世态纷纷翻覆手,
不图复见葛天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蔡戡送别好友葛谦的情感。蔡戡通过禅心的修持,已经战胜了贪嗔之心,他们曾经一起欢饮狂歌的时光总是真实而美好。然而,世间的变故和繁杂使他们无法再次相聚,蔡戡感到遗憾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蔡戡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和离别之情。首句“禅心久已绝贪嗔”表明蔡戡通过长时间的禅修,已经能够摒弃贪婪和愤怒之情,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他提到与葛谦一起狂欢的时光,剧烈饮酒、狂歌畅快无比,这是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的流露。
然而,第三句“世态纷纷翻覆手”暗示了世间的变故和纷扰,使得他们无法再次相聚。这句话也可理解为对社会变迁的感叹,人事无常,世事变幻莫测。最后一句“不图复见葛天民”表达了蔡戡对再次相见的无望,他不再奢望与葛谦再度相聚。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禅修和友情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蔡戡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世间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悲凉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五叶初成椵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名参鬼盖须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兔目着花官檨黄,永轮飘子秋风香。谁骑瘦马蹈词场,澹翁庭阶玊雪向,天於贤佞真不省,不应阿翁有阿汞。景升儿子漫谷量,未识一丁惟啖饼。阿汞胸中几许书,石渠奄有仍更余,毛锥半点不籧篨,羽镞一脱无犀渠。当家衣钵更谁付?锁厅小借梯云路。澹翁严冷纵不嬉,归来腠上安文度。
禁苑秋光入,宸游霁色高。萸房颁彩笥,菊蕊荐香醪。后骑萦堤柳,前旌拂御桃。王枚俱得从,浅浅愧飞毫。
一不做,二不休。得人一马,还人一牛。岂不见临济三遭白棒,大愚肋下三拳痛{上祝下土},不共戴天雠。休休,说著令人满面羞。
半生与士共饥寒,百万浑将一掷看。四十世官持{上竹下汽}节,活人无数奉亲欢。
去年看梅南溪北,月作主人梅作客。今年看梅荆溪西,玉为风骨雪为衣。腊前欲雪竟未雪,梅花不惯人间热。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缟裙夜诉玉皇殿,乞得天花来作伴。三更滕六驾海神,先遣东风吹玉尘。梅仙晓沐银浦水,冰肤别放瑶林春。诗人莫作雪前看,雪後精神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