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稷下诸公今几人,三为祭酒发如银。
梁王宫殿归留钥,尚父山河属老臣,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
过家定有金钱费,千里争看衣锦身。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胜势未容秦地险,奇花仅比雒城优。
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铃阁虚闲官酿熟,应容将佐得遨游。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稷下诸公今几人,
三为祭酒发如银。
梁王宫殿归留钥,
尚父山河属老臣。

沂水弦歌重曾点,
菑川故旧识平津。
过家定有金钱费,
千里争看衣锦身。

面山负海古诸侯,
信美东方第一州。
胜势未容秦地险,
奇花仅比雒城优。

新丝出盎冬裘具,
贡枣登场岁事休。
铃阁虚闲官酿熟,
应容将佐得遨游。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

稷下的诸公今天有几人,
其中三人被任命为祭酒,才华出众如银。
梁王的宫殿留下钥匙,
山河属于尚父这位老臣。

沂水的弦歌再次响起,
菑川的故友认识平津。
经过家门一定有金钱花费,
千里之遥争相瞻仰衣锦华服的身姿。

面对山峦,担负着海洋的古代诸侯,
东方的第一州信美无疑。
胜势未能容纳秦地的险阻,
奇花只能与洛阳城相媲美。

新的丝绸从盎中出来,冬天的皮袍已备齐,
贡献的枣子登上了舞台,岁月的事情到此结束。
铃阁空闲,官方的酿酒已经成熟,
应该让将佐们得以自由地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为了送别龚鼎臣谏议官而创作的。诗中通过描绘时代中的各种场景和人物,表达了对龚鼎臣的赞美和送别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稷下的几位公卿,其中三人被任命为祭酒,才华横溢如银,显示了他们的杰出才能和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梁王宫殿留下钥匙和尚父居住的山河,暗示着龚鼎臣长期在高位履职,对国家山河有深厚的了解和执政经验。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沂水的弦歌、菑川的故友、衣锦还乡的场景,表达了对龚鼎臣功成名就的赞美和对他的远行的祝福。

最后几句描述了古代诸侯的威仪与东方第一州的美景,对龚鼎臣的成就和地位进行了赞扬。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描绘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龚鼎臣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福和对他所在的职位的崇高评价。

  •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

  • 《送卢山人二首》

    有欠牛眠子为寻,剩将朽胔换华簪。家阡只免牛羊到,此外穷通得上心。

  • 《过石门滩》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 《临平道中》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紫府沉沉掩夜关,竹阴清扫月中坛。岁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 《句》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