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龚清太尉上虞》

身策枫庭正妙年,一官聊作地行仙。
雷门鸣处无枹鼓,勤劝春锄种象田。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龚清太尉上虞》是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龚清太尉离开家园上任虞地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龚清太尉离开家园,
年少英俊,才华出众。
雷门鸣处不鸣枹鼓,
勤劝农耕,耕作象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龚清太尉年轻英俊、才华出众的形象,他离开家园赴任虞地。诗中提到雷门鸣处没有鸣响枹鼓,这意味着他的离去没有引起过多的轰动和悲伤。另外,他积极鼓励农民勤劳耕种,种植大象耕田,表达了他对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将龚清太尉的形象勾勒出来。他年轻而有才华,被赋予了清太尉的职位,象征着他的卓越能力和德行。雷门鸣处不鸣枹鼓的描写,展示了他深沉低调的性格,以及他的离去不会给家园带来太多的变动与风波。最后,诗人以勤劝春锄种象田的表述,突出了龚清太尉对农业的重视和鼓励,显示出他关心百姓生计和国家发展的胸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龚清太尉的形象和他的行为,展示了他的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社会稳定的关注。整首诗以平和的笔调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关爱百姓的情怀,通过这种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英俊而仁慈的官员形象,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送刘秀才南归(一作刘复诗)》

    鸟啼杨柳垂,此别千万里。古路入商山,春风去灞水。停车落日在,罢酒离人起。蓬户寄龙沙,送归情讵已。

  • 《南征歌六首》

    汉皇有道伏羌胡,南粤何知擅一隅。万里出师将问罪,不因大海富明珠。

  •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旱潦并为虐,三农哭岁饥。当秋谷价贵,出广米船稀。救死知吾拙,谋生恐计非。固穷君子事,办采北山薇。

  • 《宿钟山知觉院》

    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待晓红尘里,依前冒远程。

  • 《春晚出游》

    禹吾无间圣所叹,治水殆与天同功。三千年事一炊顷,窆石嵯峨烟霭中。

  •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