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论思冠六曹,采言还后采时髦。
不才何用麒麟揎,奇略须收虎豹韬。
无奈关梁长扰扰,可堪州县正嗷嗷。
乌台若见同袍李,为说扬雄老赋骚。
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
吏部论思冠六曹,采言还后采时髦。
不才何用麒麟揎,奇略须收虎豹韬。
无奈关梁长扰扰,可堪州县正嗷嗷。
乌台若见同袍李,为说扬雄老赋骚。
【中文译文】
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
吏部议论才华出众,采纳时尚的言辞。
不才之人何须拥戴麒麟,奇略需要运用虎豹的策略。
不幸关隘长时间困扰不安,州县之间正处于混乱之中。
假如乌台见到同袍的李治,一定会谈起扬雄的老赋和骚文。
【诗意与赏析】
这首元代诗词《送贡侍郎和籴还朝兼柬李治书同年(二首)》是杨维桢的作品。诗词以送别贡侍郎和籴还朝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李治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诗词开篇以吏部议论才华出众、采纳时尚言辞的场景描绘,暗示了李治才华出众、见解独到。接着,诗词以对李治的赞美和期望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推崇和期待。作者认为李治是一位具有奇略和才华的人,不需要受到过多虚名的束缚,而是需要用虎豹的韬略来应对时局的挑战。
诗词的后半部分,以关隘长时间困扰不安、州县混乱为背景,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困境。作者希望李治能够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中发挥作用,为州县恢复正常秩序,为人民带来安定和福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希望乌台(指朝廷)能够注意到李治的才华和贡献,像赞美扬雄一样,传颂他的文辞和作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李治的赞美和期望,同时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通过赋予李治以才华和智慧的形象,诗词向读者传递了对正直、聪明和有能力的官员的期待,以及对社会安定和文化繁荣的向往。
木落山转空,景驶寒亦早。百草无愠容,低头就枯槁。形生复形化,安用置怀抱。千古丘跖分,所论非寿夭。
毛如霜雪眼如朱,耳角方齐三尺馀。状异不将耕旷土,性驯宜用驾安车。水边牧处龙能扰,月下牵时兔可驱。从此洛阳图{左巾右登}上,丹青人更著功夫。
山雨冥蒙久未晴,袖中长笛为君横。一声吹破浮云色,归去呼船载月明。
电激河翻白雨飞,青烟紫雾落斜晖。山中道士秘泉石,只到此亭牵客依。
危栏真可倚,极目尽高原。双堠驿边道,孤烟山下村。高风生树响,寒水落溪痕。坐见斜阳尽,归鸦满翅昏。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源毛绝远劳。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