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九十八首》

通宗透说,魂飞识灭。
呈见无体,如水中月。
金毛师子,说无说说。
若人不会,弄巧成拙。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一种对古代智慧和传统文化的赞美和敬仰,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哲学思考。

诗词中提到的“通宗透说,魂飞识灭”表达了对宗教思想和哲学境界的探索。它暗示着通过超越肉体和物质的束缚,人们可以认知到灵魂的存在和不朽性。这种思想贯穿于整首诗词中,揭示了对人类存在的深度思考。

诗词中提到的“呈见无体,如水中月”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一种超越凡尘世界的境界。正如水中的月亮虽然看似实体却无法触摸,诗人将它与思维的力量相比,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境界是超越物质世界的。

诗词中的“金毛师子,说无说说”可以理解为对智者和智慧的赞美。金毛师子是佛教中的形象,象征着智慧和慈悲。诗人认为,智慧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它超越了语言的界限。

最后两句“若人不会,弄巧成拙”,用反问的方式说明,如果一个人无法理解这些深奥的哲学思考,只是追求巧妙的表达,反而会陷入矫揉造作的境地。这是诗人对于真正的智慧和境界的一种警示。

《颂古九十八首》通过表达对宗教、哲学和智慧的赞美,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思考。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整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传递了一种对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敬仰。

  • 《点绛唇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万金欲买初无价。种花*罢。似为芳枝下。花重宫城,好个风人雅。从飘洒。探花走马。明日春如画。

  • 《西江月 茶词》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 《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人和岁已登,从政复何有。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仅能泯宠辱,未免

  • 《鹧鸪天》

    前一首,自为之也年少登高意气多。黄花压帽醉嵯峨。如今满眼看华发,强捻茱萸奈老何。千叠岫,万重波。一时分付与秦娥。明年身健君休问,且对秋风卷翠螺。

  • 《访友人居》

    携书访故人,岂惮往来频。潭净开天镜,山昏着雾巾。林居常扫叶,石径不吹尘。幽僻宜沦隐,时时得句新。

  • 《再和十首》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