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十八首》

一个形骸两姓名,入泥入水可怜生。
回头掣断黄金鏁,肯向毗卢顶上行。

作者介绍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峯,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峯。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謚慈辩。爲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峯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作品评述

诗词《颂古十八首》是宋代释宝印所作,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个形骸两姓名,
入泥入水可怜生。
回头掣断黄金鏁,
肯向毗卢顶上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伟大人物的赞颂和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位伟大人物的境遇和奋斗精神,他在生前经历了风风雨雨,即使在死后也不得安宁。然而,这位伟大人物在世时,毫不畏惧地追求真理和道德,甘愿放弃金钱的束缚,以至于在死后也会继续他的使命。

赏析:
这首诗词使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伟大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诗中的“一个形骸两姓名”指的是这位伟大人物在世时所使用的名字和称号,以及他在死后被人们所尊称的名字。这种双重身份的转变彰显了人物的卓越和伟大。

“入泥入水可怜生”表达了这位伟大人物在生前经历了世间的困苦和压迫,他的一生似乎都沉浸在艰辛和牺牲中。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并不为外界的困难所动摇。

诗的最后两句“回头掣断黄金鏁,肯向毗卢顶上行”表达了这位伟大人物的坚定和勇敢。他不畏艰险,毅然放弃了金钱的诱惑和束缚,选择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种精神和追求超越了物质的财富,展现了人物的崇高品质和精神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赞颂了那些为追求真理和道德而奋斗的伟大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敬仰之情。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诗词展现了人物的坚定意志和追求高尚目标的精神,激发读者对于伟大人物的敬佩和思考。

  • 《题元十八溪亭(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

    怪君不喜仕,又不游州里。今日到幽居,了然知所以。宿君石溪亭,潺湲声满耳。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见君五老峰,益悔居城市。爱君三男儿,始叹身无子。余方炉峰下,结室为居士。山北与山东,往来从此始。

  • 《和萧刓察推贺族叔司理登科还乡四首》

    家声籍籍大江西,临老挥毫捧御题。得意何殊少年乐,还家不惜醉如泥。读尽家藏万卷书,萧然华发宦游初。区区狱掾何须愧,聊把《春秋》试绪余。〈汉儒以《春秋》决狱。作官未减读书勤,簿领従今日日新。汗简韦编谁付予,传家应有下帷人。巷南诸子足才贤,邂逅相逢秀句传。强作短

  • 《次韵答尧民》

    君闻苏公诗,疾读思过半。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我诗岂其朋,组丽等俳玩。不闻南风弦,同调广陵散。鹤鸣九天上,肯作家鸡伴。晁子但爱我,品藻私月旦。官闲乐相从,梨栗供杯案。门静鸟雀嬉,花深蜂蝶乱。忽蒙加礼貌,斋戒事搢盥。问大心更小,意督词反缓。君材于用多,舞选

  • 《入程乡县界》

    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 《狎鸥亭诗》

    海雁桥边绿水深,绝无尘土近花阴。忘机不管人知否,自有溪鸥信此心。

  • 《清平乐》

    香凝娇聚。玉立临春树。细看司花留意处。都在轻匀浅注。相逢南陌东城。有情只似无情。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