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十八首》

应口曹源一滴时,谁知依样画猫儿。
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

作者介绍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峯,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峯。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謚慈辩。爲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峯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作品评述

《颂古十八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宝印。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应口曹源一滴时,
谁知依样画猫儿。
袖中三尺龙泉剑,
落尽髑髅人不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颂扬和思考。首先,诗中提到了应口曹源,这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滴水可以应口成泉的故事。然而,作者认为人们只会模仿这种技巧,就像画猫儿一样,却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袖中三尺龙泉剑,这是指古代剑术高手所使用的剑。然而,即使剑在袖中,也无法让人们真正了解剑术的精髓。最后一句描述了髑髅,即头骨,表示无论多少剑术高手已经陨落,他们的真正实力和价值却不为世人所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和技艺的思考。通过引用应口曹源和依样画猫的比喻,作者暗示人们往往只能模仿和表面上理解某种技巧或知识,却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袖中三尺龙泉剑的描写则强调了技艺的高深和难以捉摸的特性。最后一句则呈现了英雄的陨落和他们的价值被遗忘的悲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才华和智慧的珍视,以及对于模仿和浮华的嗤之以鼻。它提醒人们要追求真正的理解和领悟,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模仿和表面的学习。这种思想在宋代文化中有一定的共鸣,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五年不治笔研奉诏起家是日始草辞免奏旋假书》

    五年尺牌大笺天,一日除书到枕边。感欲宣心笔无语,恩惭糊口鼎余饘。说骖尚恐传音误,书马还思羽札便。烛{拖去扌加火}烧残人未寝,却输铃下惬安眠。

  • 《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

    苏公亦有言,公合把旌旄。庶使湛辈名,亦与岘山高。

  • 《寄天台叶道士》

    负局高风不可陪,玉霄峰北置楼台。注参同契未将出,寻楖栗僧多宿来。飕槭松风山枣落,闲关溪鸟术花开。终须肘后相传好,莫便乘鸾去不回。

  •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

  •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 《夏夜宿西园酒醒闻雨(二首)》

    飞虫绕烛梦回迟,荷叶齐鸣雨一池。不为素纨犹在手,定疑秋夜乍寒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