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十八首》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
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

作者介绍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峯,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峯。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謚慈辩。爲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峯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作品评述

《颂古十八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宝印。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全收全放不通风,
点破将来已不中。
礼拜起来虽悟去,
街头笑倒李三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诗意的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于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于自由思考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意境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了深刻而抽象的思想。首句“全收全放不通风”意味着古老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使得新的观念无法得到传播和接纳。第二句“点破将来已不中”暗示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预测和解释现实世界的变化和未来的走向。

接下来两句“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则表达了一种解脱和启示的意味。诗人认为,虽然人们通过虔诚的礼拜和宗教信仰试图获得启示和智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追求往往只会引起嘲笑和不解。通过“李三翁”的形象,诗人批判了那些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的人。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束缚思想的传统观念的质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由思考和独立见解的追求。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一种对于自由与开放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反叛和超越传统的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特点和精神追求。

  • 《故山》

    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棹归来到死闲。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满篮箭茁瑶簪白,压担棱梅鹤顶殷。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

  • 《县境不雨数遣比丘祷佛於庙祀龙於社皆不雨闻》

    自酌椒浆酹紫渊,步虚声彻羽衣翩。坛心月冷刑鹅俎,雨脚风摇浴狶天。百里饱看红{左禾右罢}稏,一杯轻愧黑蜿蜒。韦编漫记经纶事,老对云雷却惘然。

  • 《春来风雨,无一日好晴,因赋瓶花二绝》

    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不知烛照香薰看,何似风吹雨打休?

  • 《关山月》

    昔年嫖姚护羌月,今照嫖姚双鬓雪。青冢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百战金疮体沙碛,乡心一片悬秋碧。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度碛冲云朔风起,边笳欲晚生青珥。陇上横吹霜色刀,何年断得匈奴臂。

  • 《醉醒》

    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

  • 《江头寄致远二首》

    箕斗光移析木津,踏霜扶醉不惊尘。夜寒应是梅花觉,半斂愁容婉侍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