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十八首》

忽然不然,如铗如钳。
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作者介绍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峯,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峯。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謚慈辩。爲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峯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作品评述

《颂古十八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宝印。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然不然,如铗如钳。
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讽刺的意味。诗中描述了一种神奇的技艺或秘诀,但却暗示这种技艺或秘诀没有被父亲传给儿子,表达了一种不传授、不传承的遗憾和失落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形式,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一种讽刺和讥讽的情绪。诗中的“忽然不然”形容了这个神奇的技艺或秘诀,用“如铗如钳”来描绘其神秘而奇特的特性。然而,接下来的两句“神仙秘诀,父子不传”则暗示了这个技艺或秘诀并没有被传承下来,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失去承袭和传承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点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作者以诗词形式将这种遗憾表达出来,既有娱乐性,又有思考的深度。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传统的讽刺,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呼吁人们要珍惜和传承历史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 《次韵公辟即席呈太虚》

    与君邻并共烟霞,乘兴时时过我家。更漏一新闻晓角,门阑数级看秋花。湖山对值全如买,风月相期不用赊。赖有醉毫吟更苦,他年分作句图夸。

  • 《送关小师还金陵》

    如何有归思,爱别欲忘难。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

  • 《桐江行》

    我来桐江今几时,面骨峥嵘鬓如雪。怒嗔不复有端绪,谗谤何曾容辨说。十年山栖却水食,酿桂餐芝自芳洁。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餐常呕噎。雪晴宿戒南山游,剩要赋咏临清流。将行复辍却退坐,台符吏牍令人愁。胸中崔嵬向谁吐,独立凭高时自语。文章当以气为主,无怪今人不如古。

  • 《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

    迢递南康路,清辉得使君。虎符秋领俗,鹓署早辞群。地远仍连戍,城严本带军。傍江低槛月,当岭满窗云。境胜闾阎间,天清水陆分。和诗将惠政,颂述九衢闻。

  • 《怪梦十首》

    昔日颛朝柄,何人误庙谋。渐惊吾辈尽,谁识向来愁。忠鲠芳香在,奸邪臭秽留。一时穷富贵,蜃气结成楼。

  • 《太守林太博赠瑞香花》

    短笺小草墨痕斜,句法来从和靖家。吟赏岂无神助笔,护持疑有物司花。莫因山鸟啼榕树,便忆河豚饱荻芽。多少邦人沾賸馥,愿碑遗爱永传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