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拂子封白纸,千里谁知有知己。
行人莫与路为雠,四海五湖王化里。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峯,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峯。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謚慈辩。爲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别峯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颂古十八首》是宋代释宝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竖起拂子封白纸,
千里谁知有知己。
行人莫与路为雠,
四海五湖王化里。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作者用竖起拂子封白纸的形象,比喻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写下,寻找知己。他认为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他的心灵世界,这是一种难得的幸福。作者告诫旅行者不要与道路为敌,意味着不要迷失在追求权力和利益的路途中,而是要珍惜友情和真正的人际关系。最后,他表达了对天下人皆能成为君王的理想,希望世界和平繁荣,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通过使用拂子封白纸的意象,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比较,强调了与他人的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宝贵的,即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与知己有共鸣。这种友情的存在为他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诗中的"行人莫与路为雠"表达了作者对功利主义和追逐权力的警示。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将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权力看作是与他人相争的目标,而应该注重友情和真实的人际关系。
最后一句"四海五湖王化里"表达了作者对于世界和平和人人都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他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自己内心的君王,在和谐繁荣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并传达了对和平、友爱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义和优美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
天启重光,地钟上瑞,有人起自东山。当年谢传,几曾鹤发貂冠。不似文章隽老,重来鸣步斗枢间。洪钧转,五原草绿,太白兵闲。运庆今朝初度,正日添纹线,月挂冰盘。恩重御壶宣劝,喜溢天颜。听取沙堤好语,金科红篆押千官。春长在,调元鼎里,不假还丹。
晚行丛行下,群雀忽惊飞。一笑为回首,拈花上翠微。
东海旧声屋,南江新塞垣。玺书行绝域,铜柱入中原。草暖闻鸣鹿,江清对饮猿。何时一樽酒,重上谢公轩。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仍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雨欠农忧燥,风多客苦埃。犹寒莺未出,将社燕还来。桃放红凝脸,梅飘粉褪腮。春山如旧识,一笑病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