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四十四首》

贼火相逢恰五更,见成赃物不须争。
暗中多少都分了,天晓依前各自行。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四十四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释师范创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贼火相逢之情景,以及争夺赃物后的分赃行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贼火相逢恰五更,
夜晚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场景,
贼人们不期而遇,
时间正好是在五更时分。

见成赃物不须争。
看到了被盗的财物,
他们不需要争夺。
(原文未提及具体内容,此处为推测)

暗中多少都分了,
暗中分赃,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份。
(原文未提及具体分配方式,此处为推测)

天晓依前各自行。
天亮之后,各自离去。
他们按照各自的方向,
继续前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贼人们在夜幕下的争夺赃物的场景,展现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作者运用简洁的语言,刻画出贼人们的行动和思维过程。诗中不仅揭示了贼人们在分赃时的默契和默默的默契,也通过对天亮时的各自离去,暗示了他们短暂而匆忙的相遇只是生活中的一瞬间,彼此间没有真正的情感纽带。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通过对贼人们的描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场景。它揭示了人性中的欲望、争斗和相互利用的一面,同时也呈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这种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冷漠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颂古四十四首》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贼人们在夜晚相遇、争夺赃物以及分赃的场景。通过对这一特殊场景的描绘,诗人反映了人性中的争斗和利己之心,以及现实社会中的冷漠和疏离感。这首诗词以独特的角度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生活场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领客南园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二首》

    人间俗杀是公筵,最苦沉烟杂烛烟。何似大家行几步,逢花即饮醉还眠。

  • 《黄元静饮客蒲莲海中殊胜绝》

    扁舟径入芙蕖国,一笑俱非褦襶人。低拂柳阴偏障暑,活烹芡觜快尝新。小巾脱去我先醉,大榴取来渠更真。啜酹数觥诗兴发,羡君越漾老精神。

  • 《佳人醉》

    暮景尔萧尔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欲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香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 《营师常秉烛为人说气色戏成此绝》

    曙色熹微已出门,擘浮热眼相旁人。不如睡足朦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 《与所盘诸君会石幡还和杜老曲江头》

    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风斋蝙蝠飞。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

  • 《丙戌元日二首》

    歙山严濑寄荆扉,想见同时雪正飞。柳动梅残惊岁换,儿寒女瘦望予归。百年偏许诗名在,双鬓能知世事非。社友踏泥肯相顾,酒钱更欲典春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