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四十四首》

台山路上个婆婆,平地无风起丈波。
下却斗门通底闸,更无一滴到黄河。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四十四首》是宋代释师范所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老婆婆在台山路上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台山路上有一位老婆婆,
平地上却掀起了巨浪。
斗门关闭,水闸打开,
却没有一滴水流到黄河。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位老婆婆在台山路上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寓意深远的哲理。诗中的婆婆象征着渺小的个体,而平地上掀起的巨浪则象征着外在的困境和挑战。斗门关闭、水闸打开这一描写,暗喻人们面对困境时可能会采取的对策,然而最终却没有流到黄河,表示努力和付出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力所限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以及对外在环境和内心状况的隐喻,传达了一种哲理和人生观。婆婆在平地上掀起的巨浪既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斗门和水闸的比喻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采取的努力和应对措施,然而,最终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种描写给人以深思,引导人们思考努力和付出是否总能带来理想的归宿。

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以及人力所限的境遇。它通过简短而富有意境的字句,给人以启示和思考。这种融入哲理思考的诗词,既有审美价值,也有思想意义,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思考自身的生活和处境。

  • 《寇季膺古刀歌》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重叠泥沙更剥落,纵横鳞甲相参差。古物有灵知所适,貂裘拂之横广席。阴森白日掩云虹,错落池光动金碧。知君宝此夸绝代,求之不得心常爱。厌见今时绕指柔,片锋折刃犹堪佩。高山成谷苍海填,英豪埋没谁所捐。

  • 《落梅风》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四月彼种瓜,五月此卖瓠。阳陂与粪壤,功力且异趣。瓜迟瓠何早,岂不同雨露。速利乃在人,争先无晚暮。

  • 《再用韵谢王簿来诗褒借过当之意》

    早魃争攘袂,群龙仅守龛。云峰疑燎火,天色转澄蓝。甘露元同注,丛林莫遍参。新来焦渴甚,无梦到沉酣。

  • 《水龙吟》

    雨馀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九霄歌吹。问分香旧事,刘郎去後,知谁伴、风前醉。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

  • 《官舟上富池二首》

    富池遡流上,险在登官船。浮动不堪伏,薄命危丝悬。枫叶舞片轻,芦花袅漪鲜。晚景自可写,肯想涛头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