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撦破云门一柄扇,拗折乾峰一条棒。
二三千处管弦楼,四五百条华柳巷。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风貌的画面,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赞叹和怀念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撦破云门一柄扇,
拗折乾峰一条棒。
二三千处管弦楼,
四五百条华柳巷。

中文译文:
打开云门的一把扇子,
弯曲乾坤山的一根棒。
二三千处的管弦楼,
四五百条的华柳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描绘扇子和棒子来呈现出一种古代的气息和神秘感。扇子象征着宫廷文化和华贵的气息,而棒子则暗示着崇高的力量和权威。云门是指天门,扇子撦破云门,意味着扇子的威力和非凡,能够打破尘世的束缚,展现出超凡的力量。

而拗折乾峰一条棒,则表现了这根棒子的非凡之处,乾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拗折乾峰则是意味着这根棒子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扭曲和改变现实的局面。

接下来的二三千处管弦楼和四五百条华柳巷,则描绘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场景。管弦楼是指演奏音乐的楼阁,华柳巷则是指长满柳树的巷子。这些处所和巷道象征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的欢乐活动。

整首诗通过对扇子、棒子、管弦楼和柳巷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古代文化的繁荣景象。作者通过这些形象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历史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首诗给人以一种壮丽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思考。

  • 《偈》

    山僧有一诀,寻常不漏泄。今日不囊藏,分明为君说。寒时寒,热时热。

  • 《送禅照大师归越》

    金刹杳霞扃,南风漾彩舲。吴天六幕远,越岫万螺青。龙篆霏雕像,鲸涛注净瓶。上方堪逈望,支策见春溟。

  • 《寿仲秉侍郎》

    今朝云裾下星汉,明日冰轮十分满。今朝海实荐蟠桃,明日潮头千丈高。君才与月争澄爽,君气如潮同浩放。如何不着廊庙中,不是考槃岩壑样。十年立朝儿辈惊,前日欲去亲留行。我虽流落未足恨,世间那有此友生。跻堂奉觞祝耆耈,仙骨应须饮仙酒。潮声不断月长圆,岁岁来为主人寿。

  •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南岳诸峰处处嘉,麻鞋竹杖蹑青霞。山前已见九杈□,洞里不逢三朵花。岩瀑垂垂腾晓蜃,野田渺渺落寒鸦。衡阳鼓角风悲咽,游子斯时正忆家。

  • 《潮州礼长老请赞》

    面如死灰,匙挑不上。祖翁活业,尽情破荡。无星秤子拈来,也解袋子分斤定两。礼长老,少思算。鳄鱼幸自徙化方,勾引渠归成祸患。

  • 《咸通》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