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面前休说梦,生铁团上须寻缝。
明明说与却佯聋,只管外边闲打共。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痴人面前不要谈论梦,
钢铁团上必须寻找缝隙。
明明对你说了却假装聋,
只顾在外面闲逛,互相打闹。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独特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情境和哲理。作者以痴人和钢铁团作为隐喻,揭示了人们在某些情况下的无能和无知,以及他们对真相的回避和逃避。诗中的痴人象征着愚昧、无知的人,他们对梦幻和虚构的事物感兴趣,不愿面对现实。钢铁团则象征着坚固、严实的事物,需要找到缝隙才能进入其中,暗指真相需要通过细微的线索来揭示。作者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真相的敷衍和逃避,只顾外表的虚幻和娱乐,而不愿面对现实和思考内在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批判。作者通过痴人和钢铁团的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对于真相的回避和逃避,以及他们对虚幻世界的追求。通过对比,作者展示了人们对于表面事物的迷恋和游戏的态度,忽视内在的真理和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警示。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弱点的洞察和对于真理的探索,以及对于追求虚幻和逃避现实的批判。同时,这首诗词也提醒着读者要正视现实,勇敢面对真相,不被虚妄和表面的迷惑所迷失。
金风玉露。喜鹊桥成牛女渡。天宇沈沈。一夕佳期两意深。琼签报曙。忍使飚轮容易去。明日如今。想见君心似我心。
舟横别港赴鸥约,人立斜阳等燕归。心事一春拈不出,两堤杨柳又绵飞。片云筛雨过横塘,衬断苹风作晚凉。意快短檠推不照,柳边听月对啼螀。
公馀纵目望江山,万化穷来冈象间。闻说圣君将下诏,未容清澹与僧闲。
稼桃复稼李,照影落春水。渡头看青杨,翦剪从风起。裁书写连环,殷勤问行李。一笼幺凤翼,一系青鸾尾。江南三月天,群英烂如绮。开到芜菁花,春事良未已。何当缓缓归,荡漾绿波裹。
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
净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