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参见南泉王老师,镇州萝蔔更无私。
拈来塞断是非口,雪曲阳春非楚词。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宗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颂赞古代的一百二十一首诗,
向南泉王老师致敬,
在镇州,萝蔔更无私。
拈起来,阻止是非之口,
雪下曲阳,非楚国的词。

诗意:
这首诗词是对古代文学的赞美,以及对南泉王老师的敬意。作者通过描述在镇州的场景中,萝卜无私地生长,表达了对纯朴和无私的赞赏。诗中还提到拈起来的是非之口,意味着抑制争论和争执的重要性。最后,雪下在曲阳,用以表达这首诗词的风格与楚国的词曲不同,显示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敬仰和对纯朴无私的赞美。通过对南泉王老师的致敬,作者表达了对前辈学者的敬意和学术传承的重要性。诗中的萝蔔形象象征着淳朴和无私,呈现出一种纯净的意境。而拈起来的是非之口则强调了避免争论和口舌之争的价值,传达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意境。最后,作者以雪下在曲阳来形容自己的创作风格与楚国词曲的不同,显示了自己的独特性和才华。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深度。

  • 《贻郑昌图》

    应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世恶因缘。蛾眉欲碎巨灵掌,鸡肋难胜子路拳。只拟吓人传铁券,未应教我踏青莲。曲江昨日君相遇,当下遭他数十鞭。

  • 《杨廷秀送牛尾貍侑以长句次韵》

    江南十月方肃霜,小槽初滴鹅儿黄。颇思指动异味尝,门正张罗谁末将。披绵强来推不去,枯虾欲进止之户。羊膻豕腥尤可厌,肪截脂凝在何处。草玄子云黄门郎,遗我黑质而白章。形之硬语弩力强,写以奇字侔史苍。愧无纖手色倾国,压糟磨刀走臧获。喜于左手持蟹黄,美胜八珍熟熊白。

  • 《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

    天地怒气散,凯风若颠喜。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北风何其凉,雨雪雱不止。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六月如蒸炊,执扇犹秉毁。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老农悲不获,飞鸟喜自恣。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

  • 《盱眙旅客》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祥飚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蓬莱宫中日如年,高柯密叶霏云烟。春阳挺秀百花表,秋月增辉仙桂边。九夏繁阴覆灵囿,祥麟瑞鹤相周旋。六花凝寒群卉老,清标转觉生光妍。

  • 《送无灰酒周马师口占三绝》

    乞得閒身荷对朝,旧栖佳处日逍遥。却怜赤壁归来日,歌舞樽前祗小乔。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