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
一旦氛埃清四海,垂衣皇化目无为。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颂古一百则》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拂牛剑气洗兵威,
定乱归功更是谁。
一旦氛埃清四海,
垂衣皇化目无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颂扬和崇敬。诗中提到了拂牛剑,象征着英雄们的勇猛和锐气,他们以剑洗涤战争的杀戮之威。而那些在乱世中安定局面、恢复秩序的功绩,归功于谁却是一个谜。当一旦战乱的废墟被清除干净,整个国家都恢复了和平,那位皇帝的声望就会像飘扬的衣袍一样高悬在天地之间,他的治理之道就像是没有私心和自我欲望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颂扬,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拂牛剑象征着勇气和力量,剑气洗去了战争带来的血腥和残酷,彰显出英雄们的威武之气。然而,诗中提到的定乱归功的人物却留下了一个谜团,让读者思考和揣摩。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皇帝,他的治理之道被描述为目无私利,完全为国家和人民着想。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英雄事迹和皇帝治理之道的伟大,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渴望。
把兄嫂,好供养。更是我见在父母,谁人敢向。这里却有个王三,更朝夕思想。哥哥嫂嫂休悒怏。休烦恼、好把心来涤荡。*名香,三教俱看,得善芽增长。
寒溪水痕落,怪石千万状。须防游屐滑,不碍钓舟漾。安得平若席,卧看孤月上。
菁江十里路逶迟,两岸平畴接翠微。赢得闲中乘画舫,随潮西上趁潮归。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一片湖光共深浅,两般泉脉异温凉。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荔枝叶底暑阴清,已有新蝉一两声。荷露柳风餐未饱,怪来学语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