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颂古一百则》

抗力霜雪,平步云霄。
下惠黜国,相如过桥。
萧曹谋略能成汉,巢许身心俗避尧。
宠辱若惊深自信,真情参迹混渔樵。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颂古一百则》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颂扬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一些诗意和深意。

译文:
抗力霜雪,平步云霄。
下惠黜国,相如过桥。
萧曹谋略能成汉,巢许身心俗避尧。
宠辱若惊深自信,真情参迹混渔樵。

诗意和赏析:
《颂古一百则》通过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提到的"抗力霜雪,平步云霄"表达了英雄们无惧困难和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他们以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了严寒和困苦,追求卓越的成就。

诗中提到的"下惠黜国,相如过桥"指的是古代的两个历史典故。"下惠黜国"指的是孟子下山时,得到齐国君主梁惠王的接见和抚慰,展示了孟子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相如过桥"指的是汉朝时期的相如,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通过了匈奴的考验,展现了智勇双全的风采。

接下来的两句"萧曹谋略能成汉,巢许身心俗避尧"则赞扬了历史上的两位智勇之士。"萧曹"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名将曹操,他以出色的谋略和领导才能,建立了强大的汉朝势力。"巢许"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两位隐士,他们避开封建社会的繁文缛礼,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的两句"宠辱若惊深自信,真情参迹混渔樵"表达了作者对真实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思考。无论是受到宠遇还是遭受耻辱,英雄们都能保持内心的淡然和从容,表现出自信和坚定的品质。他们真实地参与到世间的喜怒哀乐中,不以身份地位为束缚,追求真实和自由。

《颂古一百则》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颂扬,展示了英雄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成就。诗中的诗意和赏析传达了作者对勇气、智慧、真实和自由的崇尚,同时也启示读者要坚定自信,积极追求卓越和真实的人生。

  • 《蓦山溪(次韵贝守柔幽居即事)》

    清谈无限,林下逢人少。骑马踏红尘,恁区区、何时是了。名场利海,毕竟白头翁,山簇翠,水拖蓝,只个生涯好。君侯洒落,卜筑开冰沼。三径直危楼,遍岩隈、幽花香草。风勾月引,余事作诗人,词歌雪,气凌云,寒瘦伦郊岛。

  • 《题栖凤亭四首》

    潘氏亭前饮一宵,酒酣对竹啸琼箫。不知栖凤来多少,风去人归竹寂寥。

  • 《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

    雪里难逢送炭人,地炉炙手便生春。酸寒东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 《沁园春(七月朔寿卢守)》

    一叶新凉,又是西风,吹转素商。揽玉壶英气,钟为人物,银河精采,融作文章。司巧天公,搀先七夕,分付天孙云锦裳。骑龙凤,自九霄飞至,万丈光芒。早年奏赋长杨。饱挹尽瀛洲风露香。间石渠天禄,借将班马,荷山锦水,暂作龚黄。药省春风,薇垣夜月,合佩仙花侍玉皇。明年里,

  • 《谢刘本玉先生惠簟》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 《次劝农韵》

    典郡治中总得贤,郊原一出万人传。山行野渡时时雨,妇饷夫耕处处田。说与老农无罪岁,但当力作有逢年。驱儿播种贫家事,可奈西畴只仰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