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江东不系怀,爱民忧国有从来。
月斜汾沁催驿马,雪暗岢岚传酒杯。
塞上金汤惟粟粒,胸中水镜是人材。
遥知更解青牛句,一寸功名心已灰。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家在江东不系怀,
爱民忧国有从来。
月斜汾沁催驿马,
雪暗岢岚传酒杯。
塞上金汤惟粟粒,
胸中水镜是人材。
遥知更解青牛句,
一寸功名心已灰。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送别顾子敦赴河东时所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顾子敦的赞赏和送别之情,并借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之情。
赏析:
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家在江东不系怀,爱民忧国有从来。”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留恋之情以及他一直以来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月斜汾沁催驿马,雪暗岢岚传酒杯。”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月亮已经斜挂,夜幕降临,寒冷的雪夜中,诗人在岢岚山间传酒辞别,情感深沉。
下半首“塞上金汤惟粟粒,胸中水镜是人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艰难境地的触动。塞上的金汤只剩下了一些粟粒般微薄的资源,而诗人内心的水镜却是人才的富裕。
最后两句“遥知更解青牛句,一寸功名心已灰。”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认为真正的才能和价值并不在于功名,而是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与奉献。
整首诗词表现了黄庭坚的爱国情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深的思考表达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展示了他的独特见解和高尚情操。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砰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群子评,敛凿弃秕{左火右备}。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
朝谒千秋节,攀援万岁藤。山明松戴雪,涧涩石怀冰。清壮髯还戟,酸癯面亦棱。暖寒能破戒,珍重虎溪僧。
槐底婆娑生意尽,柳边摇落长年悲。殷东阳守徒嗟惜,桓大将军自涕洟。不知庾叟江潭赋,何似延陵季子诗。
赭袍黄屋俨临轩,独立班头领众仙。五色云乘金殿日,一声雷绕玉除天。浮荣何敢矜科第,实地惟知学圣贤。深重君恩无以报,疾风草劲雪松坚。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观空得舍筏喻,示病无散花天。从渠幻起幻灭,我自燕处超然。